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文章来源: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 作者:钟欣 时间: 2024-11-06 16:19:13 

微信截图_20241106161950.jpg

最近读完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选择了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朝代,从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取出政治制度的精髓。这种跨时代的比较,直写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也解释不同制度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每个朝代的政治制度都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使命,我们在书中看到了这些制度在当时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也体会到历史的连续性与断裂性,政治制度的变迁往往不是简单的线性发展,而是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前行。通过对历代政治得失的分析,回顾政治如何在不同时代背景下适应社会变迁、呼应国家兴衰,也启示我们思考着当下和未来。

书中提到,任何制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与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紧密相连。制度在出台之初往往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人民意愿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环境和人事关系的变化,原本适应时代需求的制度可能变得不再适用,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偏差,也可能是由于制度设计时未能预见到的长期影响。制度的设计与订立本身只是条条框框的文字,而制度的执行变更,则依赖于人事,制度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设计,更在于其执行,如果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原本出于公心的制度也可能被私心所侵蚀,失去了制度应有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所以说制度的建立和执行都需要考虑到历史的连续性、变迁性和人事的复杂性,只有不断地审视和调整,才能确保制度的生命力和有效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强调的,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这种自我革命的精神,是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关键,也是我们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法宝。古今中外一切制度,都必不断革新以适应变化,否则一项好制度,若能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再不需后代人来努力政治了,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永久好下去,才使我们在政治上要继续努力,永久改进。

书中认为,只有出于公心的规则才能称之为制度,而那些出于私心的规则,最多只能算是法术。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其公正性和公心。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能够流传下来并被后人所称颂的政治制度,无一不是以公心为基础,以民众的福祉为出发点。而那些出于私心的法术,虽然可能一时得逞,但最终都会被历史的洪流所淘汰。在现代社会,我们同样需要这样的视角来审视和构建我们的制度。无论是法律、政策还是社会规范,我们都应该问一问:这些规则是否出于公心?是否真正代表了人民的利益?是否能够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只有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的制度建设和执政实践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稳固传承。

浅读本书收获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一次系统的简单科普,深思本书更让我们在历史的镜鉴中望见现代政治的发展方向,本书是一份知识的盛宴,也是一份历史的沉思,总之开卷有益,推荐大家同读。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电话:0731-88854324
Copyright ©2018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 | 湘ICP备15014209号-1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