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魏源:从官重恭慎 立身贵廉明
文章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 时间: 2024-02-27 16:56:11从官重恭慎 立身贵廉明
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先驱魏源
魏源(1794—1857年),名远达、字默深、号良图,湖南隆回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历任东台、兴化知县,高邮知州,是晚清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魏源生活的嘉庆、道光年间,内忧外患,国力颓微。魏源目睹江河日下,民不聊生,忧心如焚,矢志救国,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
魏源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润、湖湘文化的熏陶、醇良家风的滋养,时人称其“从官重恭慎,立身贵廉明”。他于金潭故宅所题的厅柱联“读古人书,求修身道;友天下士,谋救时方”,乾坤清气,迸发而出;浩然正气,立于天地。他以此为人生信条,孜孜追求,廉洁奉公,自修自强,不懈探索,在时代的夹缝中发出呐喊,为旧中国打开一扇眺望世界的窗,开启了解世界的潮流。
魏源故居
培养匡扶社稷的雄心壮志
魏源先祖“累世好施予”,以“好周济贫困”著称,清廉的家风得以代代传承。
魏源高祖父乐善好施,大雪天出门总要穿多层衣裤,遇到衣着单薄者,他会一层层地脱下衣服送人,最后自己往往“空袍而归”。康熙三十九年,邵阳大旱闹饥荒,而官府征催甚急,他代乡民缴纳钱粮,得到县令褒奖“邵邑醇良”匾额。
魏源祖父仗义疏财,曾借钱给后来担任两江总督的陶澍以助其求学,陶澍为官后遣人备礼还债,他拒收,并说:“钱财为流通之物,吾非借以谋利,愿尔主人为官清廉,爱百姓足矣。”父亲魏邦鲁在江苏任职期间,廉洁奉公,获评“实能弊绝风清”,虽官俸微薄,却常常接济贫苦百姓,曾办粥厂救助饥民。
家风醇良给魏源的成长注入了“源头活水”,其爱国忧民、“腹内孕乾坤”的人生莫不得益于此。如果将魏源青少年时期的求学、游历生涯比喻为一首歌,其基调是清越、激昂、令人振奋的。
魏源七岁入家塾,表现迥异于常人,如他的字“默深”所寓,默而深思。魏源读书非常投入,经常通宵达旦,连母亲都非常心疼。魏源经常在楼上关门闭读,以致狗不识主。某次,他兴致大发,想欣赏夜月美景,独自下楼,几条看家狗竟然齐刷刷狂吠着朝他扑来。
1807年,魏源离开桑梓,来到邵阳县城爱莲书院求学。该书院因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在此种莲而得名。周敦颐提倡“文以载道”“至诚”和“主静”的道德论,政治上倾向改革,称赞新政,明显在魏源心中烙下了印痕,尤其是周敦颐的千古名篇《爱莲说》,倡导“君子文化”“莲(廉)文化”,深深地植根于魏源的心田。他在《答友人书院读书之邀》一诗中吟道:“池莲应入梦,门柳正扶春。”他分明感受到了人生清朗的春天在招手。
二十岁时,为了参加贡举考试,魏源离开新婚妻子,从家乡来到“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岳麓书院,湖湘学派“经世致用”的学风深深地影响了他。在岳麓书院学习期间,魏源结识了一批良师益友,如汤金钊、袁名曜、李克钿、何庆元等,这些名士深深影响了魏源的思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汤金钊,汤金钊为官刚正不阿,法度严明,不徇私情,办事公道,深受道光皇帝器重,被百姓誉为“汤青天”。魏源这位由乡村至县城,由县城至省城的学子,彻底脱胎换骨,养成了匡扶社稷的雄心壮志,铸就了实事求是的士子风骨。
与龚自珍并称国之栋梁
1814年魏源进京赶考,途中目睹了大清帝国江河日下、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惨状。眼见黄河失修、水患严重,兵祸饥馑、满目荒凉,他有感而发,写了七首《北上杂诗》来抒发一腔忧国忧民之心:“千里河南北,高下存地无”“至今禾麦地,极目森蒿藜”。内忧外患之下,以致饥寒交迫、饿殍遍野:“明知麦花毒,急哪择其它。食鸩止渴饥,僵者乱如麻。”于是,忧国忧民的激情在魏源笔下喷薄而出:“何不借风雷,一壮天地颜。”
在京期间,他饱读诗书,交游甚广,结识了许多有识之士,既有学术大家,也有朝廷命官,可谓踌躇满志,当时的礼部尚书曾力荐魏源和龚自珍,称其二人为举世无双的国之栋梁,“龚魏齐名”的美称由此传遍天下。惜乎时运不济,屡考不中,直到1845年,五十一岁方才考中进士,正式走上仕途。
在落第的岁月里,魏源在时代夹缝求生存,一直以幕僚为生,生活的清闲难掩人生的寂寞与孤独,从事学术研究、著书立说成了他的精神支柱。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外国侵略使他义愤填膺,清政府和战不定、投降派昏庸误国更让他“怆然而涕下”,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大厦将倾,于是把力挽狂澜的胸襟投注在著书立说之中。“晚侨江淮,海警沓至,忾然触其中之所积,乃尽发其椟藏,排比经纬,驰骋往复。”这是魏源自己讲述的著作背景,在民族危机重重的情况下,他开始撰写《圣武记》。1842年,魏源完成《圣武记》,试图宣扬“武功”来激励人心,奋发图强,抵御外侮,并且呼吁重视人才,“人材进则军政修”。《圣武记》通过具体史实讲述清朝盛衰变化,总结历史经验为抵御外侮提供借鉴。
1845年,魏源中进士,先后任东台、兴化知县,这是他施展抱负、大放异彩的阶段。
魏源为官八载,勤政为民、选贤任能,兴修水利、改革盐政,留下了不少佳话,得到当地百姓称颂与后世景仰。“其所历各州县……设义学,整饬育婴堂、恤嫠会,传种牛痘,兴水利,培地脉,一切善政,不可枚举”。
清代漕务,弊端重重。有的官员在离任前,预先征收漕粮,中饱私囊,将一笔糊涂账留给继任。魏源任东台知县后,就遇到这种棘手的事。前任知县预征漕银四千两,欠款悬宕无着,上级追征时,魏源宁可自己筹借赔垫,不愿增加民众负担。
任职东台期间,魏源看到水患严重,仔细巡视、勘察主要河道,征集民工疏浚,消除了水患。兴化地势低洼,容易雨涝成灾。魏源上任的时候,碰到了多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河官生怕长堤决口而获罪,准备下令开坝泄洪。魏源看着快要成熟的粮食,急忙劝阻河官不要启坝,立即赶赴防洪大堤,亲率兵丁民工坚守,护堤保坝。经过日夜奋战,保住了百里长堤。当地群众将当年所收稻谷称之为“魏公稻”,并制作“淮扬保障”匾额,以彰其德。
魏源不仅亲力亲为,而且不遗余力荐贤举能。他认识到人才的宝贵,正如他在《圣武记》中所言:“今夫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材不竞之谓贫……故先王不患财用,而惟亟人材。”时人冯道立,在水利方面造诣很深,魏源闻其名,亲自访问,咨询治水措施。魏源对冯道立的才能大加赞赏,于是写了一副对联赠给他:“绘郏亶之图,一卷中己饥己溺;熏阳城之化,数千家毋讼毋嚣。”之后魏源在谒见两江总督陆建瀛时,极力称赞、推荐冯道立。陆建瀛很快推荐冯道立参加制科,举贤良方正,授承德郎。后来冯道立不负魏源之望,多次参加苏北水利工程建设,贡献甚大。
官到能贫乃是清
终其一生,魏源始终秉承家族“邵邑醇良”的家风,为官清廉,恪守清贫。
魏源官至高邮知州后,回家处理自己的田产:三分之一用作学业田,供那些家贫的孩子读书;三分之一用于修补宗氏祠堂;三分之一用于修桥补路建亭。虽然魏源做了官,但其兄弟却未能占他半点好处,魏源反而把自己所有田产用在慈善事业上,造福桑梓,惠泽一方。
1846年夏天,魏源母亲因病去世,身为知县,他却窘迫得连装运母亲棺柩回乡安葬的路费都没有,只好向亲友借债。在致友人的信中说:“其尤急者,举家数十口指日悬磬,而先榇至今滞留东台,未能奉移,其窘为生平所未尝。”在亲友的帮助下,魏源最终才将母亲棺柩运回。在离开东台的时候,万人空巷,挥泪相送,这是百姓对他心怀社稷民生的最高礼遇。
魏源从高邮知州任上被免职回家时,带回四个大箱,伯父的家人急忙上前打开箱子,原来他曾经向伯父借过一笔钱,他们以为魏源带着还债的银子回来了,谁知里面装的全是书籍。问他要钱,魏源窘迫不已,说是实在无钱还债,请求宽恕。魏源自觉无颜,便提前离家去了杭州,清贫度日,后来在杭州城外的一个小小僧舍,寂然辞世。
魏源楷书轴(局部)。资料图片
斯人已逝,风骨流芳。如今,在魏源生活过的地方人们以各种形式缅怀他。南京市魏源故居——小卷阿,魏源曾在此完成了《海国图志》,已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隆回县魏源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挂牌首批“邵阳市清廉文化教育基地”。邵阳市火车站、隆回县火车站立有魏源的雕像,以他名字命名的地标、道路、建筑等分布在邵阳市区,寄托着人们的敬仰。邵阳市佘湖山上,魏源衣冠冢、睁眼看世界纪念亭、魏源诗词碑林,成为供后人凭吊的重要场所。“天无风雨不成秋,只当清明上巳游。楚树吴云二千里,满天黄叶独登楼。”历经人生坎坷、宦海浮沉的魏源,其风骨与英灵相伴着故里的青山浩气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