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喧嚣与农村的希望 ——读《小镇喧嚣》有感

 文章来源: 社省委会 作者:刘斯麟 时间: 2024-07-02 10:47:01 

图片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九三学社组织的凝聚力,即日起,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微信公众号推出《读书分享》栏目,分享部分机关干部和社员推荐的优秀书目和读后感,引导广大社员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形成积极学习的良好氛围,以读书促进履职创新,推动湖南九三学社事业不断发展。


逝去的喧嚣与农村的希望——读《小镇喧嚣》有感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 刘斯麟


国内关于乡土的研究,大都源于费孝通老先生的《乡土中国》,以长时间的田野调查为基础,身处其间又置身事外,感同身受又保持理性。这种研究既是实证需要,也体现人文关怀。在农耕文明悠久的这方土地上,“乡村印记”存在于每一代人,“三农”问题也始终备受社会关切。

21世纪初,一封给总理的公开信在社会上广为流传,里面有句话“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令人印象深刻。数年后,延续千年的农业税被废除。而《小镇喧嚣》,就是反映这个时段的农村故事。

作者2003-2004年在湖北某乡镇调研,观察到乡镇政府与村组织、农民的互动博弈和其中呈现的复杂共生关系,依照着“过程—事件分析”的模式,叙述了迎接检查、征收农业税、村办企业、征地“种房”、农产品种植推广、村民赴京上访等多个事件,试图勾勒“乡域政治”的运作实践与支配逻辑。这种表达方式,使阅读的过程彷如身处乡镇的大环境里,看着身旁的人演绎一幕幕真实的故事。书名中“喧嚣”一词,释尽乡镇日常种种人事与结构交织碰撞的众声嘈杂。

本书的一大亮点,在于其尽致展现了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作,即以行政命令为底色、以各种面子与人情资源来推动政令运行。基于“职责同构”体制和“属地管理”原则,上级部门的各种政策,最后都需要基层来传达落实,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那么基层如何去“穿针引线”?书中是这么总结的,“政府的任务靠‘擂’,农民的事情靠‘媒’”,湖北方言中“擂”类似于敲打督促,“媒”类似于软硬兼施,而“媒”在书中占去不少篇幅。典型例子如村干部收取农业税,他们要多次上门反复劝说,既讲道理又打感情牌,和村民攀亲戚,拉家常、诉诉苦,有时甚至连哄带骗。在总结工作方法时,村干部金句频出,“石头飞到天上还是要落地”“猴子不上树,多敲几遍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也充分体现出农村问题的复杂性。

同时,作者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调研态度也深深打动了我。一是花费时间长。作者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在乡镇蹲点一年半,访民情、听民意,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扎扎实实地“下马看花”,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二是情况记录实。作者记录每个场景时都认真做摘记,形成228份小镇笔记和访谈笔录,引用上百份文献资料,做到了又实又专。三是成果最大化。调研结束后,作者又耗时四年,在研究内容、展现方式和最终成果上不断调整,数易其稿。

十余年以来,书中所描述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扶贫,再到乡村振兴,中国大地上农村的希望之幕早已展开。与此同时,站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思考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本书仍会给予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力量,让我们为中国农村成为绿色之地、希望之地而不懈努力。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电话:0731-88854324
Copyright ©2018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 | 湘ICP备15014209号-1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