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东坡传》有感
文章来源: 社省委会 作者: 时间: 2024-06-22 16:00:00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九三学社组织的凝聚力,即日起,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微信公众号推出《读书分享》栏目,分享部分机关干部和社员推荐的优秀书目和读后感,引导广大社员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形成积极学习的良好氛围,以读书促进履职创新,推动湖南九三学社事业不断发展。
书籍:《苏东坡传》
分享人 :九三学社益阳市赫山支社社员 益阳市八字哨镇副镇长 王琦
起初拿起《苏东坡传》,只是想破解那句被疯传的“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读后才发现,作者林语堂先生对苏东坡有着浓厚的喜爱之情,不仅基于苏东坡诗词,更源于对苏东坡人格魅力和社会贡献的钦佩。
本书讲述了苏东坡传奇多彩又充满磨难的一生,写尽了他的人生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也写尽了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又充满烟火气的苏东坡。分享《苏东坡传》,也是分享快乐,分享到底是怎样有趣的灵魂才能在无常本是人生常态的凡尘里,做到“人间有味是清欢”;我们到底要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应对人生接下来发生的每一件如意或者不如意的事情。
苏轼一生坎坷,一生豁达,一生波澜壮阔。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44岁被贬黄州,种地;58岁被贬惠州,吃饭是问题;61被贬儋州,一切都是问题。明明是他一生最惨的三个地方,却被他说成是“功业”。一代文豪,八任“市长”,礼部尚书,遇到这种境遇,换成一般人,可能早就崩溃了。他却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如此通透豁达的心态,吾辈虽望尘莫及,但亦是吾辈之楷模!
作为士林领袖在黄州种地,依然能写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写《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记承天寺夜游》,还发明了东坡肉。他把黄州的艰苦岁月过成了所有中国文人心中的田园牧歌,闲适而放松。在惠州,他把流放当成恩典,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继而被贬蛮荒之地海南,过着“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冬无炭,夏无寒泉”的生活,但他说“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他把贬谪之地当故乡,随遇而安。他是在用生命告诉我们,面对生活百般滋味,有人一蹶不振,有人偏要于苦难中繁花盛开,把自己活成自己,人生还有什么不快乐呢?
但我也会想,苏东坡所有豁达的那些当下,他真的没有情绪吗?他真的是一出道就自带“豁达”这个配置吗?像神一样清醒睿智,欣然接受一切命运的安排?他难道不是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六欲七情八苦的人吗?46岁在黄州,他写《洗儿诗》,“世人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他也有家长里短、纸短情长,他也在挣扎挫败、万念俱灰,但最终他又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他释然了。他就是这样,总是能找到恰当的方式跟自己和解,始终保持着一种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选择用智慧和坚韧积极面对生活、享受生活。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大概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在不同的境遇里,和他相遇。于挫败中通透豁达,于苦难中繁花盛开,于逆境中放过自己,这大概就是苏东坡的可爱之处吧。
有时间,再去读读苏东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