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数字化技术,助力解决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几重难题
文章来源: 人民论坛网 作者:李云才 时间: 2022-05-23 11:19:18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迅速发展,为中医药数字化提供了技术支撑。2019年10月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为中医药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和提供强大动力驱动。我国是传统中药材种植和中医药应用大国。据报道,近年中国中医药行业的整体规模已经突破8000亿元。“十四五”期间,我国中医药事业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中医药之“根”—药亟待治理,而中医数字化为解决这一治理难题提供了技术条件和重要机遇,且为中医药“望、闻、问、切”人工诊断中的可能“模糊性”诟病提供解决方案,数字化可应用在健康管理、咨询、诊疗、开方配药、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贮藏等各个环节。
利用数字化技术,助推中医药产业实现标准化。中药材标准化是促进中药材和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创新和驱动力。数字化赋能中药材产业的核心和关键是标准化、可溯源、可数控式管理。从历史来看,中药材的“野性”,有利于保证其药性、道地性、安全性,但随着人口增长,其需求激增,再依靠野生中药材已很难满足消费需求,且实现其产业化、加工工业化是以一定的质和量作为支撑的。人工种植中药材就需要对野生中药材的生长环境具有“模拟性”相似性、产品药效具有稳定性、全流程管理具有规范性,并标准化,可全程溯源。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我们可以在中药材育种、原产地、生长期、管理期、采收期、加工方式方法、加工工艺流程、包装环节、贮藏运输等环节,实行全流程监控,涉及的人和“物”等信息均可存储在区块链上,凡过留痕,数据源可追溯便监管,不可篡改,由此建立起基于数据和标准可靠的信任机制,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根基中医药材首先得到质量保证,以利“药到病除”,取信于消费者,取信于患者,取信于社会。
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不同中药含量配比的可控性及其有效成分含量的精准性。不同中药含量配比的稳定性反映了中医方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它既取决于中药材的道地性和标准化,同时反映了中药配伍的可控性、精准性和持续稳定性。使“一锅煮”中有大数据,有动态分析,有调控技术数据和手段。数字化应用在中医药材种植、加工、流通、配送、贮存等各个环节提供生产端和需求端在药性、药效上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借助基因检测等技术构建中药材大数据信息库,提供中药安全检测新方法,提供中药安全控制评估方案和可靠性监测管理办法。利用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药房通过精密传感可保证中药制备的标准化和稳定质量。利用物联网、区块链、在线平台等方式,药材和药品可在整个配送过程中实现全自动入库,并保证全过程监管追溯。
利用数字化技术,有效促进排除有害物质。除了在生产源头防止中药材重金属、农残超标以外,通过生物膜技术和数控技术控制中药无害化达标。并可利用无害化可控制干预技术,做到无虫害、无农残、无重金属,药材干净无污染,药效可靠无残留危害。
利用数字化技术,监控中药材的道地性。中药材一致性差,药效不均,有品种、环境、种植技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及时反映出不同产地中药有效成分的不同含量,可根据种源地道性、环境地道性、管理标准化进行评估,这是确保药效与道地性的重要前提与保障。要通过对“标准体系”的全过程监测掌握中药材生产各个环节的质量状况,通过“数据体系”监测掌握中药材质量的精准度,通过可追溯体系反映调控与改进的相关节点。加强对道地药材种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利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聚集行业、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和社会力量,合作建设道地药材种源保护库和中医药重点产业开发基地。
利用数字化技术,排除传统中药熬制方法之苦。以传统的中药常见的煎服药而言,或自主煎药,一日两煎两服,相当麻烦,或根据方剂配药,到取药、配药、煎药排队时间长,煎药标准化难度大,品质难以保证。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及大数据技术的智慧药房系统可以自动接收医生处方,并由药师或人工智能在线审方;审方通过后,完成中药抓取、中药代煎、配送上门等环节,不仅省去患者排队取药的等待,实现制备标准化,确保中药质量。
利用数字化技术,便利中药的内服和外用。利用数字化技术,中药不论是汤剂、粉剂,还是冲剂,也不论是内服还是外用均变得更加便利。作为中药数字化技术萃取物,“热(饮)水一冲,就能喝,实在太方便了。”现代医学表明,许多中药可透过皮层达到治疗的效果。传统的煎煮“泡药”,通过生物膜技术、数控技术提取中药材有效成分,外敷或泡肤,也变得十分方便。据预测,未来5年中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将上升到8.3%,到2023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368亿元,中医数字化的市场空间正爆发出巨大潜力。(作者:李云才 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