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李云才:在希望的大地上践行初心使命|履职口述实录

 文章来源: 政协云 作者: 时间: 2022-03-03 15:29:47 

图片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即将召开。为展现住湘全国政协委员的履职风采和成效,政协融媒以口述实录的方式,讲述本届住湘全国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精彩故事。

图片

讲述人:李云才

全国政协委员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副主委

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原巡视员

乡村振兴是我们的痴心期盼,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乡村如何追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去切实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是我几年来的履职重点。这个重点主要就是围绕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紧密衔接、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为此,在那崎岖的山道上和芳香的泥土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转眼就到了我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第五年。在一年又一年的履职中,我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政协委员身份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是一份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与担当。

回顾4年多的履职,36份提案绝大部分得到了有效落实和办理,100多篇调研报告和参政议政体会记录了我梦想的痕迹。被采纳的建议是服务“三农”的初心使命,是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履职的“汗水”和“温度”。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紧密衔接

脱贫攻坚及其与乡村振兴紧密衔接,是乡村发展的千年大变局,这个难度、深度、广度可想而知,为我们建言献策提供了广阔的“沃土”。为此,结合委员履职和本职工作,这几年,我走访了省内外许多乡村,利用长期与“三农”打交道的丰富阅历,为深度思考问题,及时发现新情况拓展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方集智集策以提高建言咨政的精准度和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有效性。

湖南实施茶叶千亿产业开发,到2021年实现综合产值1012亿元。回忆这段历程尤为欣慰。先后提出茶产业发展的多个“建议之策”被采纳。并不断在田间地头对其“系统诊断”,从产业内涵到品牌塑造,从发展规划到产品营销都走过了不同寻常的时光。2020年初,我了解到受疫情影响,湖南多个茶叶产地不同程度出现茶叶销售难。为此,我发起了“网上喝茶”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去主产区帮助茶农茶企“带货”,线上线下双向发力,通过实行基地促销、保底价收购、扩大收贮、加大深加工量等方法,纾缓茶农、茶企困难,助力我省茶叶促销近3亿元,把遭受疫情的损失降到最低。

同年3月,正值春茶采摘的黄金期。我在湖南一边远山区茶叶基地发现了一片“生病”的茶林,便视频请来了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省茶叶研究所技术骨干和茶叶企业技术专家等进行视频会诊,及时“治愈”了茶林,使问题得以解决。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脚步声中,蕴藏着一个梦想就是让乡村成为富裕的洼地、宜居的天地、乡愁的摇篮。

图片

在田间地头书写履职

“不沾泥土香,哪能接地气”,这是我的履职感悟,也是我履职的方式和准则。

智慧的声音,来自智慧的群众;接地气的措施,来自接地气的实践。我认为,履职尽责务必要俯下身子,以满腔热情拜群众为师。

4年多来,我撰写了100多篇调研报告和参政议政体会,提交了36份提案,绝大部分提案建议都得到了釆纳办理,还连续两年2个提案获评全国政协好提案。有人问我其诀窍是什么,我的方法是:扎实调研,小切口进入,反映大问题。

图片

调研不是简单地走马观花,而是要通过实地现场去了解、分析、挖掘可能的潜力。我在多地走访调研时发现,我省农村涉茶人口多,但“小、散、弱”的农户占绝大多数,产业规模小,加工跟不上,品牌特色不强,甚至连标准都不统一。为此,去年我提交了《激发乡村振兴强大内生动力促进乡村协调发展》等提案,建议以“片(区)长制”“链长制”带动乡村在设施、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补齐短板,实现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

该提案被有关部门所采纳。现在,产茶重点县正在试点茶产业的“链长制”,茶叶鲜叶加工成干茶精品后,价格成倍增长,当地茶农收入大幅提高。

图片

好提案来自深调研、多调研,这是多年履职经验给我的启示。我曾先后提交了10多个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提案,因为在持续的调研跟进中,往往能够发现新问题,由此诞生出新提案。只有通过对同一主题的反复调研,才能不断注入新见解,加深和创新原有认识。

提案建议见成效

作为政协委员,最有成就感的事莫过于自己的提案建议得到关注和办理落实。

2019年,我提交了一份《关于力戒形式主义的提案》,这份提案与其他委员的3份提案合并为《关于为基层干部“减负减压”的提案》,由中央相关部门联合办理。2019年3月,中办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更是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

国家职能部门对提案办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切实推动,使我深受感动,也倍受鼓舞。

图片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在发言中呼吁建立国家和省级种质资源库、打破种业垄断。这些建议很快便在同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政策措施中得到了体现,这也是首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层面提出解决打好种业翻身仗问题。

我常常思考,将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的路究竟有多远?这些年,看到自己的提案和建议不断被采纳,各项措施在多处落地生花,我深刻感受到农业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智慧农业”和乡村振兴之花越开越艳。

今年作为十三届全国政协的收官之年,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准备了7份提案,将围绕加大科技人才支持力度、发展智慧农业、打造数字乡村等方面建言献策,继续为“三农”鼓与呼。

履职印记

部分提案建议——

2018年,提交《关于产业振兴应发挥产业融合倍增效应的提案》《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短板” 切实解决农村安全饮水的提案》。

2019年,提交《关于在乡村振兴中如何保护优秀农耕文化的提案》《关于创新安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军的提案》《切实反对形式主义的提案》。

2020年,提交《关于建立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深度衔接保障机制的提案》《关于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规范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提案》。

2021年,提交《关于激发乡村振兴强大内生动力,促进乡村协调发展的提案》《关于保护和发扬我国农业“独门绝技”优势的提案》《关于突破种源“卡脖子”技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提案》。

2022年,拟提交《关于加大乡村产业技术、人才支持力度的提案》《关于大力促进乡村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的提案》。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电话:0731-88854324
Copyright ©2018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 | 湘ICP备15014209号-1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