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能源安全保障,确保“十二五”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
文章来源: 原创 作者:本站 时间: 2011-08-01 00:00:00加强能源安全保障,确保“十二五”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省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
发布时间:
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继续实施,“两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以及承接产业大转移的背景下,湖南面临发展的大好机遇。基于农业大省、工业弱省、财政穷省以及城乡人均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阶段性特征,做大蛋糕,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全省人民的殷切期盼。“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我省“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全国前列,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的目标。
经济的发展以充裕的能源保障为前提,“缺煤少电无油无气”,自给能力严重不足的现实制约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从湖南新型工业化提速、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前推进的大局着眼,加强能源安全保障,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和高效利用是实施和顺利完成我省“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重点取向。
一、认识和把握我省能源资源的结构特征
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水能构成我省的能源体系,截止2009年底,我省能源保障体系的现状为:
(一)电力资源情况
湖南水资源丰富,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569.5万千瓦,技术开发量为1620座,总装机容量1323.2万千瓦。已开发水电装机容量达1283万千瓦。
火电装机发展很快,装机容量达1423万千瓦。电网已基本实现本省全覆盖,进入500千伏和220千伏输变电设施的主体网架,以60和30万千瓦等级机组为主力机组,拥有百万容量大电厂的大电网、超高压、大机组、高参数的新的阶段。
煤炭资源分布广泛,分布全省13个市州(除岳阳外)。经过整合整顿,全省煤炭总量稳定在6000万吨左右。
(二)新能源发展情况
核能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并且具备开采、冶炼能力。国家已经把湖南列为优先启动核电发展的内陆省份,目前桃花江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启动。
我省处于太阳能丰富区到贫乏区的过渡带,年太阳能总储量为约1.25万亿千瓦,占全国总储量的1.7%,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为79.85万平方米,占全国的0.7%。
风电建设开始起步。
全省生物质能总量约3100万吨标准煤,农村沼气池189.4万个。
(三)我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
从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看,煤炭占66%,水电17%,石油占12%,天然气1%,其它能源4%。人均发电装机容量0.38千瓦,人均用电量1500千瓦时,分别为全国水平的56%和53%。
(四)我省能源资源的调入现状
目前,我省的能源消耗总量中,自产量为52%,对外依存度为48%。据省发改委能源局公布,近年来,湖南每年从外省调入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调入煤炭超过2500万吨,调入石油超过600万吨,调入天然气超过
二、“十二五”期间湖南能源保障面临的问题
能源自给能力不足,水电靠天吃饭,火电找米下锅,电源布局不合理,电网建设相对滞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依赖外省,新能源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是我省能源保障所面临的困难。
(一)日益突出的煤电矛盾严重影响煤炭供应。居于能源产业链上游的煤炭早已市场化,而处于下游的电力并未商品化,实行价格行政审批,“市场煤计划电”。近些年采取的“煤电联动”机制这一权宜之举在实际操作中大打折扣,往往在物价压力下难以祭出。煤电矛盾这个全国性的痼疾同样对我省煤炭的供应带来不利影响。
(二)电源电网发展不协调,厂网矛盾突出。我国西部资源丰富,东部用电量大,而大量火电厂集中在东中部负荷中心,导致大多数省市煤电油运问题突出。输电(电网建设)在能源配置结构中投资比例偏低,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致使能源配置过度依赖输煤,全国煤炭产量60%通过铁路外运。运力紧张制约外省煤炭入湘,我省煤炭主要来自山西、河南等地,远期要考虑从内蒙、新疆调入,资源与运力的矛盾严重。另外,还存在国家“大电网”与地方小水电等“小电网”的矛盾。
(三)丰枯峰谷时段调节难度大。在我省的表现为:全年之中,丰水期三峡水电冲击我省水电和火电企业,使其发电受到限制;枯水期对火电的需求猛增,期间的电煤价格比其他煤价每吨低150元以上。在峰谷时段主要是早晨6—8点是用电高峰,电力供应紧张,而深夜却是处于用电谷底。
(四)责任与权利不对称,政府调控难度大。就煤矿开采和监管而言,分别由国土、工商、安监、煤监等部门管理,而确保煤炭、电力等能源供应的责任在经信委,而涉及煤炭生产管理的六个权证却与之无关。
(五)外调入煤炭主要来自山西、河南等地,铁路运输距离远,限制口多,加上处于铁路运输的末端,湖南又没有设置铁路局,煤炭合同计划得不到有效保障。
(六)水电开发难度大,成本高。目前,我省水电开发利用率为经济可开发量的99.5%左右,水电开发强度高,水电规模位列全国第三位,水电比重占总装机容量45%(全国为19%),且大部分是迳流式电站,调节性能差。
(七)核电和特高压输变电虽然是解决我省能源供给的最终极的办法,但在“十二五”期间尚不能见效,估计到2018年左右才能初见成效。
(八)我省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特征决定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只能作为我省能源供给的补充,应该是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的装备制造产业。
三、“十二五”期间我省能源需求预测
“十二五”期间,我省面临加快发展的有利态势,消费升级与扩大内需促使能源需求增长的空间和潜力加大,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国家启动内需实行家电下乡等措施,使农村消费市场升温,我省近年来农村用电量以20%的速度增长,而产业结构的现状决定了能源的刚性需求增大。现有的经济结构所导致的经济增长与能源需求的比值为1:0.55,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拉动能源需求增加0.55个百分点,其中煤炭需求增加0.33个百分点。省有关部门对“十二五”期间我省能源需求状况的预测为(见表1、2、3):
表一:湖南省电力需求预测
年 份 项 目 |
2009实际 |
2010 |
2015 |
|
中水平 |
全社会用电量(TW·h) |
101 |
111 |
178 |
统调供电量(TW·h) |
67.4 |
75 |
120 |
|
全社会最高负荷(MW) |
19300 |
20500 |
30000 |
|
统调最高负荷(MW) |
14625 |
16500 |
27000 |
表二:湖南省煤炭需求预测(单位:万吨)
|
2009年实际 |
2010年 |
2015年 |
电力 |
2800 |
3010 |
4200 |
冶金 |
1200 |
1300 |
2000 |
建材 |
1480 |
1520 |
1700 |
化工 |
650 |
680 |
880 |
其他 |
1300 |
1390 |
1890 |
合计 |
7430 |
7900 |
10670 |
表三:湖南省成品油天然气需求预测(单位:万吨、亿立方米)
|
2009年实际 |
2010年 |
2015年 |
成品油 |
650.1 |
700 |
1050 |
天然气 |
9.2 |
11 |
21 |
注:“十二五”期间,如果我省经济总量在“十一五”基础上实现翻一番的目标,我省能源缺口将更大。
四、“十二五”期间加强我省能源安全保障的对策
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要选择一条既基于省情又符合能源产业发展大势的渐进式路径,制定出清晰的阶段性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我省能源保障规划,为我省“十二五”目标的付诸实施和顺利完成提供有力的能源支撑。建议如下:
(一)直面和正视现阶段我省传统化石能源结构的现实
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我省与全国一样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核电从建设到投产一般需要54个月,远水难解近渴。因此,“十二五”期间煤炭在湖南能源消费领域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供应逐年趋紧的态势不会改变,煤炭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撑地位不会改变,必须防止湖南的发展失误于煤。
1、加强煤炭资源勘查,设立专项资金,确保煤炭资源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在国债资金安排方面向我省倾斜。
2、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抓好重点煤炭生产基地开发规划,强化资源开发的审批与管理。对适合用作电煤的矿区,将采矿权审批与投产后供电煤相衔接,引导省内煤矿积极交纳电煤。
3、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产业素质。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鼓励大型煤炭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控股合资等方式提高安全生产能力,扩大生产规模。
4、建立煤炭储备机制,强化政府在资源配置领域的作用。
一是要积极完善省内煤炭储备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省内电煤储备机制,探索结合煤炭开采证照的发放,将电煤以招、拍、挂方式分解落实到各煤矿企业。进一步制定完善湖南省煤炭储备制度及管理办法,通过地方性行政法规的形式将煤炭的政府储备和企业储备战略纳入法制化建设的轨道。
二是大力推进我省煤炭资源储备。鼓励省煤业集团对新建矿井进行控股开发,对现有地方国有及乡镇煤矿进行收购、兼并、股份制改造,提升煤矿素质、提高资源储备;
三是积极推进煤电一体化。支持电厂收购、兼并、经营煤矿,增强电厂的煤炭储备能力。
5、努力缓解交通运输瓶颈制约,积极探索海运电煤补助机制。一是要积极配合国家对焦柳线的电气化改造和尽快启动陕西安
康——石门的煤炭运输专线建设等工程,积极完善川煤、陕煤入湘的水运通道,进一步营造公路运输的宽松环境;
二是积极开展海运运输,建立补偿鼓励机制。在现有的条件下,要实现经铁路继续大量增加从北方各省调煤入湘已经非常困难,必须建立补偿机制,开拓电煤调运的海运渠道。
6、加强能源输送网络建设,组建股份制的湖南省煤炭运销平台,建立长效的能源供应渠道。
一是要加强与主要产煤省份的交流合作;
二是要加强我省受电能力建设。加强我省与华中电网联络线建设,积极支持和争取建设晋东南—荆门—长沙等特高压输送线路,加强西北火电和四川水电入湘输送能力;
三是要积极推进油气输送管道建设,一方面积极推进兰郑长管道的一、二期和西气东输二期的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推进重点大型油库设施、储气设施建设,提升油气库存量,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切实增强政府对能源保障的调控能力
针对我省能源供需矛盾,要妥善协调“能源存量与能源增量”、“省内能源与省外能源”以及“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关系,加大不同门类能源之间的协调和管理力度,必须按照大能源内在发展要求进行体制重构,强化政府的调控能力,有效化解“多龙治水”、职能重叠的矛盾。
从确保我省能源供应和能源产业体系的发展态势来考量,应将能源规划、能源开发、能源消费、能源储备、环境保护、新能源发展等宏观管理职能进行有效整合,逐步形成大能源的综合管理体制。目前,应重点强化经信委、能源局和煤炭局等职能部门在加强我省能源安全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大力发展新兴能源
“十二五”期间,在认真做好稳定传统能源生产与供应的同时,要加快新能源的发展,以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优化能源结构。
1、加快发展核电。核电站属于国家的重大能源布局,我省新能源发展要坚持以核为主,兼顾其他,重点突破,带动发展。抓住国家启动内陆地区核电建设的机遇,采用先进核电技术,加快中核桃花江核电站4×100万千瓦级项目建设。争取中电投小墨山核电站4×100万千瓦级项目纳入国家核电调整规划,争取“十二五”开工建设。其他核电厂址作为后备项目,适度开展前期工作。
2、推动生物质能利用。在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等资源相对集中的地方,建设一批生物质发电厂。改造一批企业自备电厂、热电联产和常规小火电厂,由燃煤改为燃用生物质原料。
根据垃圾处理场建设,选择一批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垃圾填埋场大型沼气抽气发电厂和垃圾焚烧发电厂。
3、推广太阳能发电。依托中电集团48所核心技术,支持衡阳晶体硅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项目。实施屋顶发展计划和金太阳示范工程。重点在政府机关、学校、医院、宾馆等公益性建筑建设屋顶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在道路、公园、车站等公共设施照明中、在无电地区推广使用风光互补电源。
4、发展风力发电。重点在洞庭湖区、湘南湘西山区等地建设一批风电场。扶持电网薄弱或资源适度的地方,开发微型离网式风电站(以蓄电池储能),解决当地群众基本生活用电。支持湘电股份、南车时代、三一重工开发适应我省实际的风力发电机组,提高风能利用效率。
5、促进余热(气)、余压利用。积极推广余能回收利用改造项目,重点在冶金、有色、石化、建材、造纸行业开展余热、余压利用节能技术改造工程,推进余热、余压发电项目建设,提高重点行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6、发展农村能源。一是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利用已有成熟的农村沼气利用技术,大力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猪沼鱼”、“猪沼稻”等沼肥综合利用模式。二是重点研究生物燃料。推广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技术,扶持一批生物质燃料颗粒(燃料棒)加工企业,逐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既为居民提供清洁生活燃料,也可进一步加工,形成生物炭。
(四)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充分利用能源资源瓶颈约束增强,运行要素趋紧的倒逼机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降低高能耗行业在我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1、实施节能减排全覆盖工程。利用物联网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建设节能减排监测技术平台,以全天候在线监测为突破口,对企业、机关、学校大型公共建筑、商业楼宇和居民小区开展节能减排行动,率先形成节能减排的考核评价体系、行业标准、用能标准和设计规范,构建节能减排系统的管理体制和机制。采取分步走战略,先长株潭再“3+
2、开发和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重点开发和推广洁净煤技术,实现有效减少粉尘和一氧化硫污染;推广煤炭加工技术,实现有效减少含灰和含硫量,脱硫降灰;推广先进的煤炭燃烧技术,提高效率,实现燃烧中脱硫,煤炭气化和液化技术;发展煤化工,提高附加值。
3、启动能源教育项目计划。将能源教育项目纳入我省“两型社会”建设范畴,重视能源教育的发展和推广,通过对能源知识的普及,提高公民的能源意识,树立节约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制订具体的教育计划,达到缓解能源紧张,提高节能效果,提高国民节能技术和自觉性的目的。
(五)呼请国家尽快启动煤电价格的市场化改革。
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衡量,推动煤电等资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限制“三高”企业发展最有效的武器。在目前情况下,先可以考虑将电煤价格补贴给生产者或消费者,最优的选择是提高电网并网价,实现顺利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