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高校债务问题的建议

 文章来源: 原创 作者:本站 时间: 2009-03-25 00:00:00 

关于解决高校债务问题的建议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

发布时间:2009-03-25

 

近些年来高校普遍存在负债问题,而且到了严重影响高校健康发展的程度。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及时清理、消化和解决高校债务,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背景和现状

我国高校负债问题初现于1997年,随着高校招生、收费“并轨”工作的完成,《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颁布实施,“负债经营”的理念引入高校,内外债并举的模式开始形成。国家也相应制定了“银校合作”政策(教育部[1999]10号文件),地方政府亦为高校负债融资实行项目贷款贴息。这样,各家商业银行相继启动了对高校的贷款业务,高校贷款规模急剧扩张,置地开辟新校区热潮席卷全国。全国政协常委会在20067月公布的一份高校负债问题的报告称:目前我国高校贷款总额已达2500亿元,且有扩大趋势,并警告部分高校已存在严重的财务风险,有可能引发社会风险 。厦门大学高教所实证研究亦称,在19972006年的十年间,全国高校贷款总额高达4500-5000亿元,其中已有相当一部分大学处于无力偿还贷款本金,而只能勉强偿还贷款利息的状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题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与趋势》的综合报告中指出,中国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在过去非常短的时间里翻了一番,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事业中凸显的债务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由于大学是一个特殊的非营利的机构,高额借贷已经或正在成为制约中国高校进一步发展的枷锁。

二、原因分析

1、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成本偏高

1998年以来,扩招、速度、规模、毛入学率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词,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到2005年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学费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随着生源增加而增加的师资成本,管理、教学和学生就业的运行成本等问题随之而来,从成本方面来说,不仅改革过程中的成本高,而且新体制的运行成本也高。

2、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财政投资比例的剪刀差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从学生数量看,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340 万人, 2004年达到1333万人,净增992万人, 年均增加141万人。高等学校和在校人数的剧增,对办学资源和教育经费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远远赶不上教育规模发展的需求(见表1)。

1 1997-2004年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和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占GDP比例 (单位:亿元)

年 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GDP

73142.7

78017.8

81911

89404

95933

105172

117252

159878

财政性教育经费

2531. 7

2949.1

2287.1

2562.6

3057.0

3491.4

3850.6

4465.8

GDP比例(%

2.55

2.61

2.79

2.87

3.19

3.32

3.28

2.79

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

333.78

383.78

472.83

563.71

665.99

787.52

876.87

1009.84

GDP比例(%

0.456

0.491

0.577

0.630

0.694

0.749

0.747

0.631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计算。

以上数据显示,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并没有随着大学生人数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加而增加,相反,从2004年开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所以,教育投入力度不够、教育经费总量不足一直是困扰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我国是世界上少数教育投入占GDP比重较低的国家之一,一直徘徊在3%左右。据有关统计表明,我国用占世界1.5%的教育经费却培养了占世界22%的受教育者,可见我国教育经费欠缺已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

3、投入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

目前,很多高校在办学层次上不清晰从而造成结构性的浪费。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NP的比例从1995年的2.46%下降到2004年的1.11%,远未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20世纪末应达4%的目标,更低于4.9%的世界平均水平;《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难以实现;同时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下降[8]。生均高等教育预算内经费在扩招后下降幅度更大。另一方面,我国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不高。从政府角度看,“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这种拨款方式无法体现学校之间在经费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上的差别,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一些学校为得到更多经费不顾办学条件盲目扩大规模、重复建设、重复引进设备等,在使得学校负债数字增长,但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逆向现状。

4、政府作用机制不完善

高等教育资源高度集中并直接由政府支配,这种完全由政府垄断的模式必然造成高等教育缺乏竞争力、缺少主动性,导致服务质量差、效益低下,甚至使高等教育行政化、官僚化,成为腐败滋生场所。此外,政府对高校的长期规划、宏观调控、评估监督角色过弱,而对具体细节执行角色干预过重,这样的角色错位也给政府带来了不利影响,无形中加重了政府的责任负担,也不利于学术研究的自由发展。

三、建议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国际经济危机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及时清理、消化和解决高校债务问题;同时,鼓励高校多方面筹措教育经费,实行教学投入的多元化,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1、以政府为主,及时清理解决高校负债问题

政府应该承担起为高等教育提供主要经费来源、清理负债的职责。愈演愈烈的国际经济危机既是给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的考验,同时也为解决类似高校负债等问题带来了难得机遇。应该抓住这个时机,拿出部分资金来解决高校负债问题,这样不但可以解决高校最直接、最关切的问题,增加高校发展后劲,有利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对解决经济、就业等社会问题亦产生积极影响,因为高等教育事业为社会带来的效益明显超过为受教育者个人所带来的效益,高校负债问题的解决是一项惠及全社会的工作。

2、建立高等教育投资的长效机制

大致说来 ,现在全国高校经费60%靠政府拨款,40%靠学校多渠道筹集。从发展来看,随着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教育水平要求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困难,必须坚持“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 ”的体制,落实“三个增长”(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两个比例”(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达到4%,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省市不低于15%),进一步大力发展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途径,加强力度,使高教发展得到必要的经费支持。

3、完善高等教育体制,降低改革成本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等教育体制应当与之相适应,尽量缩短每一个层次的时滞,节约改革时间将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乃至社会的稳定。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上,不管涉及到的是学校治理还是哪个层面的内部管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测试出新的改革是否带来成效,即降低改革过程当中每一个层次的成本,便是节约资源,减少负债的根本方法。

4、加快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多样化的制度建设

打破“国家包揽办学”和“单一依靠国家投资”的旧格局,形成“国家办学为主,社会广泛参与,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形成“办学主体多样化,投资渠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的新格局。同时,要加快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多样化的制度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扩张,突破公办资源的局限,促进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5、注重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同时也是一种投资活动,即一些活动影响货币收入,而另一些影响心理收入,即消费。高等教育可以既影响消费又影响货币收入。学生入学率、社会的支持率与高等学校的发展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连锁体,基于该理论的观点,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只有将自身水平提高了,吸引力自然就增加了。

高校的负债问题从表面看是一个经济问题,但从长远、实质看它又是一个社会问题,只有抓住机遇,以政府为主及时解决高校负债,同时,建立和完善发展高等教育的体制和机制,才能保证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电话:0731-88854324
Copyright ©2018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 | 湘ICP备15014209号-1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