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村信息化推进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文章来源: 原创 作者:本站 时间: 2007-12-20 00:00:00
以农村信息化推进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
发布时间:2007-12-20
内容提要
以农村信息化推进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对解决我省“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省农村信息化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农业信息服务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为此,我省要积极借鉴外省经验,按照“信息资源向上集中、信息服务向下延伸”的原则,加大投入、理顺机制、重点做好对农民的培训和涉农网络的整合工作,务实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进而推进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力盛。湖南作为农业人口众多的农业大省,也是“三农”问题较突出的省。“三农”问题一直是省委、省政府工作的热点、难点。继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之后,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而以信息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对于我省来说,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而且也是培养新型农民、带动农业产业化的现实选择;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数字鸿沟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缩小我省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一、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一)我省农村信息化现状
1.农村基础网络建设进展顺利。截止到2007年8月底,全省新建农村扶贫通信基站2110个,微波20跳。免收农村通信扶贫工程基站的电磁环境测试费、基站年审测试费;减免为农村通信基站服务的微波站测试费。如表1所示,全省行政乡镇互联网络和固定电话网络覆盖率100%,其中宽带接入网络覆盖率98.7%,农村乡镇宽带端口能力数达31.8万口,占用端口数达13.2万口。行政村互联网宽带覆盖率44.2%,固定电话网络覆盖率100%。
表1. 湖南省农村基础网络建设情况
单位名称 |
工程名称 |
网络建设情况 |
湖南电信 |
农村通信扶贫工程 |
承接了全省37个县域范围内500个未通电话自然村的村通电话和省内“乡乡上宽带”的任务。截止到2007年8月底,全省行政乡镇互联网络和固定电话网络覆盖率100%,其中宽带接入网络覆盖率98.7%,农村乡镇宽带端口能力数达31.8万口,占用端口数达13.2万口。行政村互联网宽带覆盖率44.2%,固定电话网络覆盖率100%。 |
湖南移动 |
村通工程 |
从2004年开始,共投资17.4亿元,新建移动基站2245个,架设传输光缆2. |
湖南联通 |
|
自1999年开始,先后投资数十亿资金,在全省广大农村建设移动通信网络和长途通信接入网、数据通信接入网络,满足农村的移动信息化和长途通信需求。经过十多期的扩容建设,目前已经为全省95%以上的农村地域进行了无缝网络覆盖。 |
湖南广电 |
村村通工程 |
全省广电投入4598万元,于2006年3月完成了全省50户已通电自然村的建设任务。同时,筹资7941万元,启动43450个20户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2006年底前共完成3918个。 |
省委组织部 |
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 |
6个市基本完成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建设任务,全省共建镇村站点33189个,制作党员远程教育教学节目课件18625个,时间达273小时。 |
2.涉农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如表2所示,湖南电信在2006-2007年共投入400万元建设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并提高了信息汇聚检索能力和存储容量,增强了区域信息采集和归并能力,实现了信息的个性化服务,初步解决农村信息化中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三流融合”的问题,基本面向农村地区提供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基本实现了“惠农通”信息服务的目的。湖南移动与省农业厅于2006年10月共同推出了“农信通”信息服务。截止2007年7月底,已发展近84万人,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湖南联通与省农办、省农业厅等合作实施“兴农工程”,构建“潇湘农业新时空”信息服务工程,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省科技厅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全省科技系统中,已有20个县、区通过科技信息“户”联网终端服务平台和“
表2. 湖南涉农信息平台建设情况
单位名称 |
工程名称 |
网络建设情况 |
湖南电信 |
惠农通 |
2006-2007年共投入400万元建设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惠农通”信息服务可通过声讯、短信、互联网三种接入方式,提供信息发布、信息订制、劳动务工、医疗保健、灾害防备、农企天地、网上展厅等信息功能应用和服务。 |
湖南移动 |
农信通 |
2006年10月共同推出了“农信通”信息服务。目前,“农信通”已开辟了综合信息、种植业、养殖业、园艺苗圃、农业机械、市场价格供求等六大类、100余小类的信息服务栏目。 |
湖南联通 |
兴农工程 |
整合湖南联通覆盖广大农村的移动通信网络、数据互联网等资源,打造系统化的“潇湘农业信息网”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村用户提供一系列的信息解决方案。 |
省科技厅 |
|
通过科技信息“户”联网终端服务平台和“96318”特服号向广大农民朋友提供科技信息服务。以县为单位开通了农业专家咨询110服务热线。 |
3.农业信息服务机构日趋健全。全省农业系统中,有113个县农业局、2452个乡镇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约9400个行政村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点。完成了1个省级、14个市级、100个县级、15个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平台和10个乡镇、12个村的农业信息服务示范点和1420个乡镇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站(一站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涉农企业、产销大户、专业经纪人信息采集点建设,努力拓宽采集渠道,丰富信息来源;优化信息采集手段,提高信息采集的网络化水平。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省各级农业网站发布快讯20万条、供求信息10.8万条,促成网上交易额5亿多元。2005年以来,由湖南省农业厅牵头制订的《湖南省金农工程方案(第一期)》通过了国家农业部“金农工程”项目办和省信息化办专家组的评审。已有2市7县建设了“三电合一”(电话、电视、电脑)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韶山市韶山村进行了“农业信息村示范点”建设。
4.农村信息化示范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湖南电信从2006年9月起,在全省开展“百乡千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到2007年6月底,全省建设100个信息化示范乡镇、1000个信息化示范乡村。加快“一乡一站、一村一点”建设步伐,在全省2142个乡镇、48350个行政村中,目前已建设乡镇信息服务站212个,覆盖率达9.91%,村信息服务点1557个,覆盖率达3.22%。积极开展浏阳、张家界的试点工作,探索信息服务站点的建设模式,形成“信息有源,带动有点”的局面,打造贴近百姓的农业信息服务窗口,提高当地政府、涉农企业、产业组织和农户的信息化水平。2007年以来,省信息产业厅在农村信息化方面主要抓了三个试点工作:一是沅江“国家级县域信息化试点”。经过努力,沅江已经成功地争取到了国家级试点的资格,下一步的工作方案得到了国信办的好评。二是新宁县“全省农村信息化无线接入试点”。与中国卫通、中星互联等企业合作,完成了本地赤木村农村一体化终端,崀山景区天一巷景点无线接入试点工作,得到了国务院信息办、国务院扶贫办联合调研组的好评。三是韶山市“信息产业部新一代农村电视接收系统试点”。与南京熊猫集团和湖南航天卫通两家企业合作,免费为长湖村560户农家安装了先进的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此外,在全国人大、团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省信息产业厅还启动了“搭建数字虹桥,牵手湖南乡村”计划,为湘乡市农村地区争取了100万元的网络教室建设捐赠。
5.我省农业信息网络服务初具规模。湖南省农业厅成立的信息中心,作为湖南省农业信息化的协调机构,主持建设了湖南省农业信息网。该网不仅面向全社会提供农业信息服务,而且建立了从农业厅到省委、省政府的专供信息传输网,及时为省委、省政府领导决策提供服务。全省14个市级农业局、99个县级农业局和26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都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网站。湖南省科技厅利用湖南科技信息港网站加强农业信息交流,在指导湖南农业生产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计划将国家“
(二)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存在。我省农业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仍十分薄弱,城乡信息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由于信息相对闭塞,农村经济无法有效融入全国市场,信息来源和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阻碍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2、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整体水平偏低。我省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滞后,网络化程度较低;农业信息采集手段落后,数据库种类不全;农业信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研究应用水平低且重复;农业电子商务、网络咨询服务业产业化水平低。
3、缺乏整体规划,网络综合服务平台尚未完全建立。我省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条块分割严重,没有形成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没有一个能协调各涉农网站的龙头网站。各涉农厅局都建有自己的网站,但各网站之间不能相互整合,从而出现涉农网站多、信息面窄、信息量少、信息重复、获取信息花费时间多的现象。
4、我省农业信息服务市场化程度低。我省涉农网站大部分是政府类网站,在栏目设计上偏重政务服务、技术服务和办公系统,没有突出商务服务功能。网站信息量小、面窄、质量不高,没有真正把农民和涉农企业的信息资源开发出来,没有真正把市场的信息发布到农民和涉农企业手中。同时缺乏市场运作机制,信息更新慢。
5、我省社会类涉农网站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没得到充分利用。虽然我省电信、移动、联通等信息通道建设使用空间还非常大,但是还没完全被农信部门很好地开发利用。至今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农业信息声讯、短信服务系统。近年来,我省非政府类涉农网站发展比较迅速,涌现出许多体制新、机制活、热心为“三农”服务的民营网站。但由于我省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比较滞后,网络化程度较低,加上民营网站缺乏行政推广力,网站信息网络延伸不到农村,信息资源不能被广大农民共享。
二、可供借鉴的国内外经验
(一)国外农村信息化的经验
全球范围看,农业和农村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的广播、电话通讯信息化;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知识处理,农业数据库开发;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和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的新发展。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鼓励开发适农信息产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探索开发成本低、宜于在农村推广的信息终端与软件系统,真正做到使广大农民用得起、乐于用。在农业和农村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已形成了从农业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到发布的健全的、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再局限于某一独立的农业生产过程、单一的经营环节或某一有限的区域。
各国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工作各具特色,形成了不同发展模式。美国等国家农业信息化相关立法完善、体系健全,资金投入大;日、德等国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注重信息系统建设;法国、加拿大等国形成了多层次农业信息服务格局,服务主体多元化;韩国、印度等国政府投资建设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制定农村信息服务优惠政策,重视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与国际合作。
各国的实践表明,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信息传播上,政府部门是农业信息最主要的传播主体之一。各国在推广农业和农村信息技术应用中,大多建立了强有力的管理体系,强化了对农业信息化的组织管理,确定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美国从联邦政府到各州县都十分注重在组织上加强对农业信息工作的协调与管理,行成了一个有效的行政管理系统。日本建立了全国范围内,从上到下的、完整的农业情报系统。
(二 )省外农村信息化的经验
1、领导重视,是做好农村信息化工作的关键
从四川、云南等省的经验来看,领导重视是做好农村信息化工作的关键。四川省地处西部,2006年全省人均GDP为10604元,在全国排名第25位左右,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是四川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工作,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多个文件,对农村信息化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在资金和人员上给予支持和保障,使四川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年来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云南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工作,将农村信息化工作列为全省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在全省“数字乡村”建设工作中,专门成立了由一名副省长担任组长,18个涉农部门参与的“数字乡村”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同时各州市也组建了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
2、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整合涉农资源
四川等地在推进农村信息化的过程中,针对涉农部门多、管理不便的情况,通过资源所有权统一、资源配置权集中、资源使用权分散的“三权分立”原则和网络建设费、网络使用费集中支付的办法,较好地协调了各个涉农部门的资源和利益,共同推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资源所有权统一就是指政府在建设农村网络中的基本设备(如电脑等),统一收归国资委所有和管理,不再归各个建设部门各自所有。资源配置权集中就是指对于电脑等网络设备,由省委、省政府指定一个部门(在成都市是由成都市信息化办公室统一负责),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统一调配,以避免出现各地区之间、各部门之间资源不平衡的现象。比如,从一些电脑比较集中的村,抽调部分电脑到其他电脑缺乏的村。在成都市,各部门所申请的农村信息化方面的专项资金中的80%由成都市信息化办公室集中使用。在成都温江区,各部门在信息化方面的任何项目都要经过温江区信息化办的批准后才能申请资金。资源使用权分散就是指鼓励基层工作人员和普通村民多使用网络信息。网络建设费、网络使用费集中支付就是指网络建设和维护费用(包括每月上网的费用)都统一由政府支付。各级政府也通过这种免费的方式来支持基层人员,特别是村民多使用电脑,多利用网络信息,以充分发挥农村信息化的作用。通过“三权分立”和“两费”集中支付的方式,温江区在所有村区全面实现了“一网多用、一机多用、一室多用、一人多用”的终端共享,形成了“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和使用模式。既降低了硬件成本,又提高了使用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3、利用信息服务做好城乡统筹工作
四川省在这方面的经验就是通过信息化将各方面的事务全部集中在网络里面,促进城市信息向农村的延伸。也就是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整合农村为民服务资源,以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以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农村基层管理与服务。比如:温江区依托全区核心网络平台即全区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对部门行业专业网进行了统一规划,将远程教育、社会救助、劳动保障、卫生和政务(党务)等系统全部整合到电子政务外网,各单位专网数据全部归口到电子政务中心机房,各单位新建专网全部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向下延伸,从而推动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并积极应用各种信息化手段,重组传统的农业产业组织结构,为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模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四川省在多年推进农村信息化的过程中,探索形成了一些典型模式,其中运行比较好的主要有 “三农百事通模式”、“伍田模式”、“白马店模式”等等。四川电信与成都耀邦公司共同开发完成的“三农百事通”信息化服务体系,在全省现已完成了1000余个信息点、信息终端安装,形成了覆盖广、多功能、易使用、实时互动的信息化服务体系。新津县伍田公司通过农业信息服务系统,销售增长保持在15%以上,带动农民户均增收近5000元。眉山市白马店用信息技术支持和提升农资连锁经营,发展会员300多人,实现销售60多万元。
成都市推广“企业信息化系统+农经专合组织信息服务+农户”模式,在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信息中心和电子商务平台,准确为农户提供生产、销售和市场信息,并根据农户的生产情况组织企业的生产、销售。
云南省启动了“云南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撑。该工程以云南新农村建设信息网为依托,以乡(镇)为网站维护基点,逐级连接汇总,形成一个覆盖全省各州(市)、县(市、区)、乡镇和各村委会、自然村的,集采集、分析、预测、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和农村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云南还进行了县域信息化试点工作。2007年选取昆明市石林县和曲靖市麒麟区申报“国家级县域信息化试点县”。石林县信息化建设从电子政务开始,逐步向主导产业和农业农村展开。麒麟区先期建设全区气象预报自动采集信息系统工程和区防汛抗旱信息采集管理指挥工程,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服务。
三、以农村信息化推进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1、总体思路
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完善机制,服务农民”的基本原则,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核心,以整合和优化配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开发应用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提升信息服务能力为重点,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务实推进我省农村和农业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我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我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要加快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及时向广大农民、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市场主体,提供准确、及时的国内外市场信息,以信息内容引导农业经营市场化、以信息手段规范农业产品标准化、以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以信息网络维系农业经济产业化、以信息应用提升农民科技知识水平、以信息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和帮助农民增收、以信息流程梳理来促进农村社会和经济事业的改革,使现代农业得到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2、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务实推进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要按照“信息资源往上集中,信息服务向下延伸”的原则,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积极推广农民“买得起、用得好”的信息终端和信息系统
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发挥省内通信运营商和国内外知名信息技术企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深化边远农村地区无线接入试点,推广新一代农村电视接收系统,开发农民“买得起、用得好”的信息终端和信息系统,进一步扩大农村信息化的覆盖范围。
(2)注重硬件资源集合,形成完整的涉农基础网络
目前,我省深入到村的网络有农村远程教育网、党员远程教育网、村村通电话、村村通电视工程等,这些网络在实施中要形成统一的格局,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充分集合。要通过 “农村乡乡能上网信息化工程”、“新增1000个通电话自然村”、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渠道,集合原有网络资源,基本形成全面覆盖农村、功能齐全的涉农基础信息网络。
(3)做好信息资源整合,形成具有湖湘特色的湖南“乡网”
湖南现有涉农政府网站12个以上,但离满足农民涉农信息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为此,要特别做好信息资源开发和专家系统的建设,丰富涉农信息的内容、提高涉农信息的质量。要以省农业厅牵头,充分整合各涉农部门、科研院所、社会力量等资源,把面向“三农”的政策、科技、市场、教育、防灾救灾、星火110等信息服务,通过统一的涉农门户网站,用简捷互动的方式,提供给广大农民。要将湖南“乡网”建设成为我省涉农门户网站,努力使农民进入湖南“乡网”,便可获得全方位、多形式、满足需要的涉农信息服务。
(4)下大力气做好对农民的培训工作
农村信息化使用的主体是农民,只有让农民学会利用信息化的设备和网络,才能真正发挥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效果。为此,根据农村服务对象的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我省各级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建立相应的培训标准与管理制度,做好对广大农民的培训工作。
四、以农村信息化推进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
1、充分认识农村信息化对推进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农村信息化建设包含着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内容,各级政府必须对此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我省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农村信息化的工作重视还不够。有些地方的领导认为信息化距离农村还很遥远,对发展农村信息化的需求还不是很迫切。其实,只要选准领域、理顺机制、积极推进,信息化完全能够对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切实增加政府对农村信息化的投入
我省必须加大农业信息网络基础实施建设的力度,尽快建成相对完整的省、地(州、市)、县、乡、村五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切实解决农村信息化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
为了切实做好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和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的长效机制,省委、省政府可以投入一定的引导专项资金,以支持主管部门来做好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同时,建议将农业信息服务基础平台运行维护费用列入各级政府预算。
3、集约配置涉农信息资源、合理规划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分工
当前,我省农村信息化工作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处理好“农村信息化业务系统的平台定位以及各级政府在业务系统建设中的职责分工”这个关键问题。
就当前涉农业务系统建设与信息资源整合来看,特别要做好集约配置涉农信息系统工作,加强政府部门间涉农资源的共享。省委、省政府要出台相关文件,明确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服务的牵头部门和各涉农部门的责任,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强集约化管理。首先要明确总体规划的责任。总体规划的责任可由省发改委、省信息化办、省信息产业厅负责,以利于统筹规划、适时组织协调农村信息化的建设、调整和应用。第二要明确网络责任。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信息产业厅、省广电局、省内电信运营商等要协同工作,实现网络全覆盖。第三要明确资源责任。要由省农业厅制定总体规划,农业、科技等部门要积极开发与“三农”紧密相关的信息,保证信息内容的准确、及时、丰富,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建设好湖南“乡网”。第四还要明确培训责任。主要包括实用技能的培训和农村教师队伍的培训,以利于在农村推广使用简单、价格低廉的涉农信息产品。
4、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市场流通领域信息化工作,以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
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来看,我省农村流通信息化工作还远远不够。为此,我省要加强商务、邮政、供销合作社、质检等部门的涉农业务信息化,加强这些涉农信息的统筹和协调,建立业务协同、资源共享、城乡一体、立足基层的本地区农村市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各类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与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等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综合物流信息系统。加强农资、粮食、仓储、物流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鼓励这些企业充分依托农村信息服务站等农村信息服务场所,积极开展农村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定单农业等,促进农村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
此外,还要积极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重组传统的农业产业组织结构。以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建立以农业部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涉农龙头企业、农业经纪人、种养业大户为载体,集信息采集、加工、发送与传播一体的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依托各种信息发布平台和手段,形成以“市场——企业——农户”为链接的信息服务系统。积极支持各类农业专业网站的建设,开发销售管理、电子商务、技术服务等功能模块,实现我省农业优势产业的网上销售、采购、下单以及信息的动态更新,进一步完善我省优质农产品的市场渠道,促进农业产业化,壮大我省现代农业。
调研简况
调研时间:2007年4月—2007年11月
调研情况:九三学社湖南省委联合湖南省信息产业厅在对省内浏阳市等地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到四川成都、云南昆明进行了调研和比较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还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对课题进行研究。特别是参考了湖南省信息产业厅、四川省信息产业厅、四川省成都市信息化办公室、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政府、云南省信息产业厅、云南省农业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广乾、湖南新农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农业厅信息中心等部门提供的材料和研究成果。
课题组组长:张大方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主委、省信息产业厅副厅长
课题组副组长:吴金明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专职副主委、中南大学教授
肖 斌 省信息产业厅总工程师、研究员
课题组成员:
张 健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副主委、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
王力力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副主委、长沙环路建设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曾 杰 省信息产业厅 信息化推进处副调研员
王仁祥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常委、湖南亚华种子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员
蒋佐升 湖南省农业厅信息中心 副主任
邵 昶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参政议政处主任科员
艾 丹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参政议政处副主任科员
执 笔: 吴金明、邵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