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锰矿周边环境恶化状况亟待解决
文章来源: 原创 作者:本站 时间: 2013-01-16 00:00:00湘潭市锰矿周边环境恶化状况亟待解决
九三学社湘潭市委
发布时间:
湘潭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湘潭市委主委、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院长
一、存在的问题
1、执法力度不足,非法滥采屡禁不止
锰矿全面停产之后,非法滥采现象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从与长沙接壤的鹤岭村一直往西,到向塘乡的金盆村,连绵十里的条形地带里冒出了无数非法盗采的硐井。锰矿及周边的农村聚集着成千的外来打工者。而这种疯狂的盗采现象,导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矿产资源毁灭性的破坏和锰矿周边的响塘、响水、鹤岭等乡镇的房屋倒塌和农田水利设施的破坏。多年来,湘锰地区的非法盗采现象虽经市、区(县)两级政府多次集中整治,却仍然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主要的原因除原有的矿管队没有具体的执法权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无论是湘潭锰矿生产时期, 还是湘潭电化集团接管阶段,没有一个打击非法开采的长效机制。因此,非法开采便出现了“执法者一来,盗采者匿踪;执法者一走,盗采依旧”,并导致盗采机械化、盗采次数更多、数量更大的怪现象。
2、环境破坏严重、资源没有合理利用
湘潭锰矿已有近百年的开采历史,重金属与污染严重。在露夭采矿场、矿井及地面废石堆置场,产生了大量强酸性水,曾一度对大气和附近水系造成严重污染,给矿山生产、农业、渔业及人民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采矿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开矿后形成的废弃地却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土壤基质被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和景观受到破坏。重金属污染是矿区废弃地中普遍存在且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过高的重金属含量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抑制和毒害作用,也是矿区废弃地植被难以恢复的主要原因。经对湘猛地区空气、土壤和水样分析得知,湘猛周边地区土壤的pH、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等都已大大超出国家安全标准。
二、对策建议
1、建立湘潭锰矿矿山公园
建立一个具有现代化意义的公园。就像德国西北部鲁尔工业区埃森市的德国煤炭业联盟洗煤厂一样。德国人没有采取大拆大建的“除锈”行动,而是将这里大片的产业基地保存下来。历经十余年改造振兴,这个破败的大型工业区神奇地转变成了全新概念的现代生活空间,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针对锰矿地区私挖滥采行为,在锰矿厂区附近建立一座大型的生态公园,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管理瓶颈。可以让全民参与到这个活动中让人民大众成为守护者,让私挖滥采无藏身之处。公园的建立还对于环境的恢复有很大的裨益。
2、加强环保执法与宣传力度
坚决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新的污染。必须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坚决关停那些规模小、污染大,达标无望的企业以及对环境敏感区造成严重环境影响的污染企业。对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重点污染企业加大监控力度,逐步安装连续在线监测装置。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为公众提供畅通的环境污染举报途径,让公众积极广泛参与决策。
3、建立湘潭市锰矿管理队伍,其职责定位在:
(1)打击非法开采,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采秩序;
(2)对湘锰地区违反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
(3)建立监察网络,定期、不定期的对监察对象执行和遵守土地和矿产资源法律法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在监察检查工作中发现土地、测绘和矿产资源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将案件移送有关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确保不发生锰矿盗采活动、确保合法采矿权人的安全生产、杜绝重特大矿山事故的发生。在执法中,他们则实行治乱用“严”,对违法建筑一律拆除,非法小冶炼一律关闭,非法用电一律剪除,非法火工产品一律打击,外来从事非法开采人员一律清理遣散,非法硐井一律取缔的“六个一律”。从而建立起了多部门联动,24小时不间断巡查的打击整治非法开采长效机制。
4、改良土质,加强绿化
锰矿周边,以前肥沃的土地以及植被都被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了。所以当地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治理小组对土地以及植被进行恢复。让环境通过绿化来一步步的改变,还锰矿青山绿水,还锰矿周边居民长久的幸福生活。
5、改变落后的交通状况,让锰矿地区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鉴于目前锰矿地区公路建设落后、道路交通状况比较差的现实,一方面要大力加快公路网建设,另一方面建议改变韶山铁路因断头而不能充分发挥运能的状况,将韶山铁路北延至宁乡,与长石铁路相接。湘潭境内规划新建线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