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再生资源“千亿”产业,助推湖南“四化两型”建设

 文章来源: 原创 作者:本站 时间: 2012-05-22 00:00:00 

打造再生资源“千亿”产业,助推湖南“四化两型”建设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

发布时间:2012-05-22

 

开发再生资源产业是实现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之一,其产业性、社会性、公益性都具有独特性,据预测,这是一个在十二五期间有着千亿产值潜力的产业。同时再生资源产业的开发,不仅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势必还将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美化城乡环境,提高城市生活品位,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指数做出独特贡献,成为湖南建设两型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我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们再生资源产业开发课题调研组先后深入到省内外进行了广泛调研,经过调查分析,湖南再生资源产业开发主要有如下特点:

1、可再生资源呈现倍增之势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增长,经济的加快发展,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加速变化,消费水平的加速提高,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成倍增加,按照“只有废弃的理念,没有废弃的资源”的理论,一切“垃圾”都是可再生资源,现实的和潜在的可再生资源快速增长,种类繁多,总量剧增,据初步估算,我省每年产生的废弃电器、工业电子废物、金属废渣达数百万吨,废旧汽车达150万辆以上,其资源价值达500亿元以上。虽然目前全省有6家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1个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点、17家重点企业、7个园区循环经济试点,但对于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和深加工而言,可以说才刚刚起步。

根据相关数据分析,目前我省主要再生资源交易量和交易额统计如表1.1

1.1湖南省主要再生资源交易量和交易额统计表

交易量(万吨)

交易额(亿元)

废钢

150

45

废铜

30

180

废纸

500

80

废塑料

450

55

废铝

20

30

废不锈钢

10

20

合计

1160

410

上表所列的只是可测的交易量,且各类废旧物资再利用的量正以每年20%的速率递增,再加上潜在的量,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倍增态势已然形成。

2、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呈现深度开发之势

传统的再生资源产业停留在收集、分拣、转手再交易等初级层次,整个再生资源产业综合效益低,产业发展特征相对粗犷,产业链较短。目前,我省再生资源产业经过快速发展产业链纵向延长,部分再生产品进入精深加工阶段,产业发展已呈现深度开发之势。从废旧汽车到其自动拆解后的全部资源化、从废液中炼金产银到贵金属的深度开发、从废钢应用到矿山机械的整机生产,从废铜加工到名牌电缆产品的畅销等等均有着自主知识产权,从汨罗园区来看,到2015年,园区废铜、铝、不锈钢的深加工比例将提高到80%,废塑料、废橡胶深加工比例将提高到90%

3、再生资源龙头企业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据初步统计,全省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再生资源产业开发龙头企业达到21家,还有年产值1000万左右的再生资源公司星罗棋布,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特色。湖南万容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形成了年拆解能力达240万台的报废汽车和废弃电子处理基地。该公司自主研制的重大装备“废印制电路板物理回收设备”、“废旧冰箱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回收设备”、“报废汽车车身整体破碎与废钢加工一体化设备”,先后通过了工信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均属国内首创,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湖南金龙集团开展再生铜的精深加工,拥有从再生铜到电线电缆生产的完整产业链,2011年实现产值超过50亿元,完成税收2.5亿元。株洲冶炼集团建立铅锌联合冶炼循环经济产业模式,铅、锌两大系统仅产生一种无害弃渣,同时实现废水零排放,SO2烟气全部制酸,废气达标排放。智成化工积极推进工艺改良,每年节约标煤7.2万吨,节约高纯水65万吨,减排废水90万吨,使公司工业水循环率达到95.6%等。泰格林纸形成了绿色产业链、清洁产业链、“节水”链、再生资源链、环保产业链等五条循环链,实现低耗、高产,形成了林纸一体化的格局。湖南国藩集团不断创新废钢特别是废弃特种钢的利用途径,其生产的著名品牌701等矿山机械、水工机械畅销国内外大市场,并带动了一批废钢深加工企业的蓬勃发展,全年废钢利用量达到100多万吨。这些龙头企业凸显了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活力。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我省再生资源龙头企业的产值数据分布如表1.2所示。

1.2  湖南省主要再生资源龙头企业统计表

企业数量

代表企业

产值5000万元—1亿元

10

同力电子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澧县庆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祁东县金茂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桃江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总部、长沙市蓝天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湖南省金属回收有限公司、湖南仁和垃圾综合处理有限公司、湖南天惠铜业有限公司、湖南天立橡胶有限公司、衡阳凯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产值1亿元—20亿元

8

湖南省湘合作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湖南万容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国藩集团、娄底市森泰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张家界市宏大再生资源有限公司、鑫龙再生资源有限公司、邵阳市再生资源总公司、益阳宏智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产值20亿元—50亿元

1

湖南金虎有色集团有限公司

产值50亿元以上

2

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金龙国际铜业有限公司              

从表中数据可知,我省再生资源龙头企业发展来势较好,颇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态势。然而,正是这个时候,更应该通过产业技术的升级,实现再生资源龙头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4、再生资源行业的公益性呈现多维之势

再生资源行业的公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就业、生态以及满足“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从就业的角度看,由于再生资源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可以大幅增加就业岗位。调查显示,每增加1万吨废旧物资,就可以增加1000人就业。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目前从事再生资源产业的人员近30万人,收入总额50多亿元。几十万个家庭靠再生资源产业生存,无疑把再生资源产业提升到民生产业的高度!再生资源产业成为百姓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

从生态的角度看,再生资源作为垃圾的前端处置的产物回收、分解包括有效利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净化环境,建设良好生态、改善人居环境的过程。因此,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客观上对优化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满足“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的角度看,“长株潭”作为国家级“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对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实质上也是一个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过程。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本身就是一个节约原材料的行为。并且,还可实现能源方面的节约,减少污染的排放。因此,发展生物资源产业客观上促进了我省的“两型”社会建设。

5、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组织形式呈现规模化、区域化、集约化之势

传统的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普遍比较散、乱,规模比较小。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呈现规模化、区域化、集约化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循环经济试点和园区经济两种集约方式。

目前,全省正在开展的循环经济试点包括:(1)株洲清水塘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2)郴州永兴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3)汨罗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4)株洲冶炼集团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5)湖南智成化工有限公司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6)湖南泰格林纸集团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7)长沙宁乡经开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8)娄底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省级循环经济试点;(9)长沙浏阳、宁乡再制造产业基地循环经济发展试点;(10)永顺凯迪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2010年,长沙被批准为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今年,湘潭、衡阳、娄底、郴州、张家界五个市已提交第三批“城市矿产基地”的申请,再生资源产业蓄势待发。

    在再生资源产业开发方面的园区经济主要有:汨罗循环经济工业园、株洲清水塘循环经济园区、宁乡经开区循环经济产业链、永顺凯迪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以及永兴的“中国银都”等再生资源深加工工业园区。每一个“试点”和园区已形成年产值几十亿到上百亿不等,不断成为我省的新的产业亮点。

201171,《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同意长沙(浏阳、宁乡)、张家港开展建设国家再制造示范基地前期工作的函》(发改办环资〔20111362号)确定长沙(浏阳、宁乡)制造产业基地将正式成为再制造产业的国家级示范基地。目前,湖南再制造产业项目主要有七大类:工程机械再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再制造、机床再制造、办公信息设备再制造、家电再制造、轨道交通再制造和药械再制造。且已有11个再制造产品进入国家再制造产品推广目录,有两家再制造企业的再制造试点实施方案获得B类方案。由于湖南工程机械产业排名全国第一,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也名列前茅,因此,湖南有望成为全国工程机械再制造和汽车及零部件再制造的领头羊。

6、供销社系统呈现产业系列发展之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一直以来是供销社的传统主营业务之一。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再生资源市场的放开,加上2002年政府取消了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的“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管理制度,降低了进入该行业的门槛,供销社在经营再生资源产业方面受到较大冲击。近年来,在“四化两型”社会建设的推动下,省供销社认真按照国务院〔200940号文件和省政府〔201024号文件关于“供销合作社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规范建设社区和村镇回收网点、专业化分拣中心、专业区域集散交易市场和综合利用处理基地,形成回收、分拣和加工利用一体化经营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要求,把发展再生资源行业作为一项大事来抓,采取整合社会资源、企业重组等方式,加快恢复和重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目前,全省70%的县级社恢复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发展遍布乡镇、街道的经营网点5910个;共有再生资源回收企业71家,再生资源交易市场24个,各类分拣中心67个,总面积928627平方米,从业人员10080人,年购销额近145亿元。在10大类主要回收品种中,供销社系统回收量占全社会回收量比重逐年回升,钢铁占34%,废铜占40%,废铝占45%,废橡胶占45%,废纸占32%,报废汽车拆解占35%,废旧家电回收占50%以上。2010年全系统回收废钢51万吨,废铜12万吨,废铝9万吨,废塑料202.5万吨,废纸144万吨。

二、我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通过对我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析,我们可以推断,我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潜力很大。下面我们主要从产值潜力与产业布局远景分析两方面来说明。

1、我省再生资源产业产值潜力分析

课题组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得到我省再生资源产业2009年产值、2010年产值及“十二·五”的目标产值数据,如表2.1所示:

2.1:湖南再生资源五大产值统计表(单位:亿元)

2009

2010

十二·五目标

   

株洲清水塘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

189.4

231

300

2010年数据未能直接取得,根据其22%的增长率估算得到。十二五目标值根据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领导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发展处的数据为800亿元,根据课题组调研数据为300亿元。在此,我们取了一个保守的数据。

宁乡经开区循环经济基地

197.2

266.2

500

根据官方数据目标工业产值为1200亿元,课题组根据历史数据保守估计循环经济产值500亿元

长沙(浏阳、宁乡)再制造产业基地

--

13

205

汩罗循环经济工业园

80

114

300

郴州永兴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

76.5

160

300

300亿元为课题组根据历史数据做出的估计值。

合计

543.1

784.2

1623

数据说明:由课题组根据各种官方及企业公布的数据整理而成,由于有的数据为整个试点或园区的数据,因此部分数据可能包括非再生资源产业的产值数据。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我省再生资源产值潜力,我们采用了国际通行的方法,即发展中国家废弃物可再利用的价值占GDP比重的5%的测算方法。由我省2010GDP总值为1.5万亿的数据可知我省再生资源产业潜在的产值规模在750亿元以上。按照我省13%的年均GDP增速测算,到“十二五”末,我省再生资源产业产值可达1300亿元,到“十三五”末,我省再生资源产业产值可达2000亿元以上。再生资源产业将成为继机械、石化、食品、有色、轻工、冶金、建材之后的又一个产值过千亿的产业,其排位在几年之后有望位于前列。

根据目前可测的主要再生资源交易额为410亿元(表1.1所示)以及根据GDP测算再生资源产值的办法,我们对表2.1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合计数据约为表2.170%,即我省再生资源产业2009年产值、2010年产值及“十二·五”的目标产值数据分别约为:396.8亿元、583.9亿元和1276.1亿元。

因此,根据产值潜力分析,打造我省再生资源产业“千亿”产业集群是现实可行的,它将成为我省“两型”社会建设新的“增长极”。

2、我省再生资源产业远景布局分析

我省的再生资源产业将重点分布在:有色金属与稀贵金属再生资源利用、钢铁与化工再生资源利用、废旧汽车拆解与再利用、城市垃圾的资源化(主要是餐厨垃圾、市政污泥、废旧塑料、建筑垃圾)、废旧家用电器再利用、农林有机废弃物的生物质能再利用等方面。目前,全省的再生资源产业已形成“一圈一带”的产业布局,“一圈”指以“长株潭”城市圈,“一带”指沿京珠高速公路从岳阳(汨罗)至郴州(永兴)的再生资源产业分布条带。湖南的再生资源产业将在这“一圈一带”重点区域内,形成“城市垃圾再生利用”、“电子垃圾再生利用”、“废旧汽车再生利用”、“典型冶化工业废弃物再生利用”、“农林有机废弃物资源化与能源化”、“有色金属与稀贵金属再生资源利用”六大重要园区、基地及相关的龙头企业。

为了更好地打造我省再生资源产业“千亿”产业集群,我们对我省再生资源产业远景布局进行分析,提出了“两带、五都、百点”的远景规划,如图2.1所示。

椭圆: 长株潭

2.1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两带、五都、百点”远景布局

“两带”是指京珠高速产业带和沪昆高速产业带,由于再生资源产业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物流能力支撑,因此,沿高速公路形成再生资源产业带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五都”是按再生资源产业终端产品大类进行布局,分别是:长株潭再制造之都、汨罗铜都、娄底钢都、永兴银都和冷水江锑都。“长株潭再制造之都”的提出源于国家发改委确定长沙(浏阳、宁乡)制造产业基地正式成为再制造产业的国家级示范基地的决定和现实的产业基础。201116月,仅浏阳再制造业务已实现产值4.5亿元,同比增长77.2%。“汩罗铜都”指的是汩罗循环经济试点将以再生铜为主打产品,截止到2010年底,汩罗再生铜产量达14万吨,目前其再生铜行业已吸纳规模加工企业18家,年产能可超过20万吨。“娄底钢都”指的是娄底市不仅有涟钢、冷钢等大型可利用废钢企业,其中仅涟钢每年的废钢用量达到60万吨,更为重要的是该地区充分利用各种废钢和特种钢进行铸造和精深加工,集聚了大量的废旧钢铁经销商和生产商,有“中国铸造之乡”“中国矿机之乡中国农机之乡的美誉。目前,正在打造我省重要的特种钢交易与精深加工基地。“永兴银都”在本文已作深度阐述,“银都”的地位已然形成。“冷水江锑都”指的是与锑相关的再生资源产业链开发,而不包括冷水江固有的锑矿开发。目前,冷水江市百加壹再生资源产业园计划总投资6.68亿元。按照政府引导、统一规划、市场运作、园区管理的原则,分布进行开发建设。分期建设用地2000亩以上, 规划到2015年建成中南地区最大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中心市场和再生资源加工园区。

“百点”是指从湖南省14个市州和122个县级行政建制区域中选取100个地区作为我省再生资源回收与处置的“结点”。这些结点是我省再生资源产业链的前端结点,主要负责再生资源的前期处理,以免造成运输过程的二次污染。选取的原则主要有两个,一是再生资源来源充足,就地进行不同层次的处理;二是交通方便,物流发达。

根据这种布局,我们再来测算我省再生资源产业预期产值。以每“都”200500亿元的目标产值测算,“五都”合起来实现“千亿”级产业目标是完全切实可行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与分析,我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缺乏对再生资源产业的认知与宣传体系

长久以来,由于受观念、技术、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再生资源行业产生的GDP不高,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也没有深刻地认识到再生资源行业可能产生的潜在的GDP、绿色GDP以及再生资源行业发展滞后所产生的负GDP,更没有真正认识到再生资源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是一项建设生态城乡、“两型”社会建设的系统工程和重要的民生工程。再生资源作为城市矿产这一新的理念还没有为全社会所接受,目前只是在个别的场合和特定的群体,才有过这方面的探讨,全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大量的城市矿产变成了垃圾,垃圾变成了废物,我省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仍然停留在传统手工处理阶段,向产业化、集约化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以再制造为例,目前市场对再制造认识不足,普遍把再制造产品和翻新产品、二手产品混淆起来,再制造产品的市场认同度严重不足。再生资源产业的认知与宣传体系亟待建立。

2、缺乏对再生资源产业的规划体系

我省再生资源产业起步较早,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由于多头发展,多企竞争,没有一个权威的部门根据我省“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来制定我省再生资源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没有形成共同发展的合力。使得整个行业的发展指向不明确,定位不清晰。由于再生资源的最终要求是要达到资源的永续开发、循环利用,再生资源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与两型社会建设的两大主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具有高度的契合,我省的再生资源既没有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来开发,也没有将其纳入到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当中并作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绝对主力来抓。

3、缺乏对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路径体系

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路径体系主要解决其成长方式的问题。目前,再生资源行业缺乏国际化大品牌的龙头企业,全省行业群体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凝聚力不足,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发展,直接导致在国内市场上难以和其他企业相抗衡。作为一个再生资源生产的大省,产业的加工利用一直停留在低层次、低水平的状态,大部分园区和企业,依然延续着从再生资源到再生原料的直线式经营,以再生原材料的买卖居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产业链的延伸严重不足,导致我省再生资源一直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利润的大头为外省所控制。产业化水平不高,技术含量偏低,省内众多的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偏重于对原料的争夺,而忽视了技术和工艺的提高,整个行业尚处于低层次的竞争阶段,产品附加值不高,抗击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尤其是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大,对行业的影响特别大。因此,构建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路径体系、明晰再生资源企业的成长方式、实现再生资源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已成当务之急。

4、缺乏对再生资源产业的政策法制体系

政策法制体系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税激励政策有待加强。健全的财税优惠政策能有效鼓励再生资源企业加快技术革新,促进行业快速发展。在税收政策上,增值税体系中进项税基本缺失而出项税按17%征收,这无疑加大了再生资源企业的负担。以浏阳基地为例,基地在对有意进入园区的再制造企业,实行将其生产、销售的再制造产品前三年所产生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全部返还给企业,鼓励其发展壮大(每年兑现一次)。此外,在零租金、低租金孵化政策实施中,管委会将按市面价格的50%收取厂房租金,并配备极其优惠的税收政策,以最终实现入驻企业“低租金”、“零租金”生产的目的,鼓励企业发展壮大。然而相对产业配套政策的缺失,基地实行的优惠政策犹如杯水车薪。二是投融资政策有待完善。再生资源行业作为一个刚起步的行业,由于自身实力薄弱,亟需各方面的资金投入。良好的金融信贷政策对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和示范。

5、缺乏对再生资源产业的回收体系

我省的再生资源产业已形成地域特色较鲜明的、具备一定规模的回收网络体系。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理念、组织管理形式、商业模式、物流效率和技术上均有不小差距。比如,我们没有形成政府管理者-生产者-使用者-回收利用者四位一体的,能实现责任共担、利益互赢的立体回收网络体系。我们的回收体系免除了产品和废弃物制造者与排放者的环境责任,这样造成这个行业的资金与技术投入远远不够、造成回收困难、回收成本高、降低了回收利用者的利润和积极性。法律、法规在这里形成缺失,不能引导和强制大型企业集团、银行等对这个行业的实质性介入。政策、环境的不足以及资金、技术的不够造成这个行业资源再生利用率不高,回收产业链处于低端水平,缺少高附加值的再生产品、再生利用过程中二次污染难以控制,这也是这个行业目前难以涌现理念先进、资金雄厚、管理科学,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的深层次原因。

四、对策与建议

通过本次对我省再生资源产业重点企业和园区的调研,提出如下建议:

1、将再生资源产业作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

十二五是国家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产业转型,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资源与环境是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湖南省尽管是农业大省有色金属之乡,但十多年经济保持高速增长,造成原生资源的迅速枯竭和生态承载力退化,只有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保障我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十二五期间,必须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从根本上转变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将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纳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才是湖南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在总体规划中应将再生资源产业作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全面阐述我省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配套的法规建设、鼓励性财税制度的调整、产业规模与水平的定位、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再生资源产业的技术创新等重要方面。

2、将再生资源产业作为高新技术领域来开发

目前,再生资源行业普遍存在综合技术含量不高的问题。产品从废料到原料,加工产业链条没有有效延伸,产品附加值不高。通过上面的分析,再生资源产业呈现深度开发之势,这就意味着,再生资源行业对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需求增大。以再制造为例,再制造是指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废旧产品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为目标,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准则,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对废旧产品进行修复和改造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由此可知,再制造无疑进入了高新技术领域。其他再生资源产业的精深加工环节也与各种高新技术相关。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我省再生资源产业,建议将再生资源产业作为高新技术领域来开发,以拓展再生资源产业链,走精深加工的道路,实现再生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3、依据科学的产业发展路径体系打造再生资源龙头企业

依据科学的产业发展路径体系,走系统化和集约化的道路,打造再生资源龙头企业,以起到再生资源企业成长的示范效应。筑巢引凤,积极营造湖南再生资源利用的产业与市场环境,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软硬件条件建设,规范园区管理,建设国内一流的再生资源实物交易市场和虚拟交易市场,配套建设国内一流的再生资源物流市场。吸引国内外拥有雄厚资金与技术实力的企业、银行投资和加盟这一行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大力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品牌的循环经济园区和重要基地。目前,汨罗与永兴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在电子垃圾、废旧塑料、再生铜、再生铝、再生稀贵金属等领域在国内已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株冶集团、株化集团、华凌集团、中联重科、万荣、国藩集团在冶金化工、餐厨垃圾、电子垃圾、废钢深加工等领域的再生资源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是业内具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它们的成长与发展路径值得业内其他企业参考。但是,一大批新兴的再生资源迫切需要政府的重要扶持、培育,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回收网络的建设将这些重要园区、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成国内一流,甚至是国际一流。另外,在产业重点分布区域,还需重点培育农林有机废弃物生物质利用废旧汽车再生利用市政污泥再生利用的重点基地、循环经济工业园和龙头企业。

4、制定较为完备的政策扶持体系

建议在产业政策上对再生资源产业给予重点扶持,带动全省的再生资源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具体措施如下:一为税收政策的倾斜,如在退税政策上继续给予扶持,实施征三返七的税收政策。在这方面,江西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江西省将增值税从省、市、县留存的47.5%中奖励32%给企业,省、市、县仅留存15.5%,城建税、教育附加税全部奖励给企业;二为财政政策的扶持,建议设立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扶持发展专项资金;在回收网络建设、工业园区与企业升级改造上投入专项资金;投入更大的科技和产业发展资金大力推进再生回收技术的科技创新、对于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给予多方支持。通过以上措施,迅速提高我省再生资源产业的品牌优势区域优势环境优势技术优势,打造湖南千亿级乃至“几千亿”级的再生资源产业,促进湖南的两型社会建设。

5、建立城乡统筹的产业布局体系和废弃物回收体系

目前,我省乃至全国其它省份仍然沿用传统、落后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再生资源回收分散、凌乱、无序,回收队伍素质低,管理水平低、回收技术落后,行业垄断与行业壁垒矛盾突出。可以说,低水平、低效率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使得大批对再生资源产业有浓厚兴趣的资本拥有者望而生畏,停留在门槛外,不敢轻易涉入。建立政府管理者-生产者-使用者-回收利用者四位一体的,能实现责任共担、利益互赢的立体回收网络体系迫在眉睫。与此同时,由于再生资源产业不仅覆盖了城市,还触及到农村。因此,在建立产业布局体系和废弃物回收体系时,一定要做到城乡统筹。另外,建立科学的城乡统筹回收网络体系,必须充分利用法律杠杆、经济杠杆、制度制定来积极引导和约束在湘生产型企业、服务型企业(零售商等)和个体消费者共同承担资源再生回收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如要求专业性较强的大型生产型企业、服务性企业在湘建立自己的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和网络、甚至是资源再生企业;对中小型企业和个体消费者,必须配合集中式的专门的再生资源企业回收废旧物资,承担法律与经济责任。投入大力气建设科学、高效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并加强监管。

6、为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再生资源产业开发不仅仅是促进全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产业,更是一项为全社会造福的公益性事业,须将其作为产业事业相结合的工作来抓,因此政府行为应该是这一事业的主导力量,政府应提供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规划行业管理,采取与之相对应的保障措施特,特别是在全省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构建方面,政府是可以大有所为的,清远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的相关政策文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政府行为。本着“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建议我省成立由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环保局、省两型办、省供销合作总社等相关单位组成的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省供销社系统成为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开发与回收网络体系的承办主体,与农村购销网络体系衔接配套。各级党政部门、企业以及社会须上下一盘棋,形成全省联动的活跃局面,为再生资源产业提供组织保障。

7、为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要发展我省再生资源产业,人才保障是关键。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和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来构筑我省再生资源产业的人才保障体系。高端人才的引进甚至可以通过企业并购方式实现,如中联重科并购了法国一家公司就是因为那家公司具备再制造产品设计能力和拥有再制造产品设计方面的高端人才。另外,除了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人才以外,还可以考虑在我省成立一个专门的再生资源职业技术学院,为我省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培养和储备高级技术工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电话:0731-88854324
Copyright ©2018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 | 湘ICP备15014209号-1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