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关于兴建平原水库解决洞庭湖区非汛期干旱缺水的建议
文章来源: 原创 作者:本站 时间: 2012-01-04 00:00:00李平:关于兴建平原水库解决洞庭湖区非汛期干旱缺水的建议
九三学社岳阳市委 杨波
发布时间:
湖南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岳阳市委主委李平说,洞庭湖区不仅是湖南的一块宝地,也是全国的一块宝地,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注入洞庭湖水量减少,特别是在枯水季节,生产、生活、环境等对水的需求不能满足,过去“天干三年吃饱饭”的平原湖区,近几年秋冬春三季干旱问题日渐突出,呈现出季节性水源性缺水灾害。
通过对洞庭湖季节性水源性缺水情况调研,主要灾情与危害有:
一是农业干旱受灾。据调查统计,洞庭湖区近十年年均农业受旱面积达478万亩,缺饮水人口30.36万人,牲畜缺水13.88万头,经济损失4.71亿元。二是水生态环境恶化。由于洞庭湖区来水锐减,常年水位下降,进入枯水期提早,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一望无垠的湿地被切割成小水圹,大片洲滩裸露,苔草等水生植物被提前生长,候鸟到来高峰期时,植被干枯,大量的雁类没有食物,影响到候鸟越冬。同时水面缩窄,鱼类生长受到影响,鼠害对湖区农业生产的危害日趋严重。三是农村饮水无安全保障。据调查我市湖区乡镇和村民饮水,主要靠地下水井取水饮用,而地下水受到氟、砷、铅重金属污染,或者地下水为苦咸水;即使少数以河湖水为饮水水源,但因非汛期入湖水量锐减或无水源补给,加之河湖水系连通性较弱,水体长期处于静止状态,水体自净能力差,又受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养殖污染,水质污染严重,据统计三市农村约200万人饮水无安全保障。今年华容县春夏连旱,旱情特别严重,除了农田受旱面积34万亩外,县城14万人饮困难,启动了抗旱2级应急响应,从长江提水抗旱。
此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内湖航道发展、旅游开发等都不同程度受到了缺水的制约和影响。
为此,根据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建议利用区内洪道、内湖、河渠等修建平原水库,拦蓄来水,提供水源。即是利用洪道、内湖、河渠修建闸坝挡水,在汛期畅泄洪水,而汛末蓄水保水,作为非汛期秋冬春季节干旱缺水之需的水源点,以解决工、农业生产用水、城乡人畜饮水安全,提高水质,改善环湖区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畅通航运,促进环湖经济开发。
为此建议:
洞庭湖是平原湖泊,接纳四水,吞吐长江,区内水系复杂,自三峡建库以及四水梯级开发以来,汛后枯水期入湖流量锐减,出现了季节性水源性缺水灾害,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多方面配套综合解决,就工程措施而言,涉及到洞庭湖治理整体规划、水利工程的分布和现状、洪道、内湖及水系等,经过我们对水情调查分析和现状的认识,考虑到洪道两岸大堤、内湖渍堤以及水系河堤均是按国家规定的洪水标准修建,有一定的挡水能力,洪道洪枯水位变幅一般10~13m,内湖渍堤高5~10m,一般说低于汛限水位或常年水位以下蓄水都是安全可行的,如能在进出口或者适宜的地段择址建闸坝控制水流,既能畅泄洪水、汛末又可蓄水保水,作为枯水期取水供水的水源点,筒称为平原水库,并纳入洞庭湖治理规划。同时配合洪道疏浚,水系及现有河渠、水闸整治改造,必要时辅以外河提水补充,形成河湖库连通和功能互补的水流控制工程,既充分发挥区内河湖水系、洪道、及现有水利工程已有的功能与作用,并加以完善与扩展,又能蓄水,以补秋冬春缺水之需,按这个思路进行平原水库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以有效解决枯水期478万亩农田灌溉水源和200万人饮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