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
文章来源: 原创 作者:本站 时间: 2011-11-18 00:00:00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
九三学社怀化市委 丁金平
发布时间: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本配置的主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和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就当前农村动力资源的现状、转移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状况
近年来我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在推进“四化两型”战略背景下,科学调整产业结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量的农村劳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之中。截止2009年末,全省农村从业人员2759.9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步增长。2009年春节前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省返乡农民工剧增,为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省政府出台了加强农民工工作的八项举措,劳动保障部门集中举办了521场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提供了66万多个就业岗位,效果十分明显。全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210.33万人。其中:省外就业859.95万人,占71.1%。实现劳务收入961.8亿元,增长1.2%;人均年务工收入7947元。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特点
一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从外出务工地区来看,农村劳动力在择业过程中60.9%的受访者是在广东地区务工。其次是“长三角地区”,占18.6%,排在第三位的是“国内其他地区”,占12.7%,紧随其后的分别是“省内”和“京津地区”。二是具有明显的自发性。湖南劳务输出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工外出打工自发性强,盲目性大。从2009年6月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专项调查情况来看,在调查的2720位返乡农民工中,56.7%的在返乡前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找工作,28.3%的是自发方式找工作,而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外出或中介组织介绍外出找工作的人分别仅占4%和2.8%。在返乡后重新就业的520名受访者中,44%的人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找到工作,29%的是自发方式找到工作,而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外出或中介组织介绍重新就业的人分别仅占10.8%和2.3%。三是具有明显的低质性。从已转移的劳动力情况看,存在着就业的低层次性和不稳定性。由于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主要从事体力和技术程度较低的临时性工作,随着年龄增大和体质的衰退,加上各行各业对劳动力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靠吃青春饭和干体力活的民工将不得不返回农村“重操就业”
二、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因素
从调查情况看,农村中除了一部分刚从学校毕业和因病没有就业外,完全闲散在家无所事事的劳力其实很少,更多的劳力存在着就业不充分,劳动时间相对大量剩余的状况隐性富裕想较为严重。随着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纯农业劳动力的富裕时间越来越多,如果再考虑农村中已超过劳动力年龄的老人仍然在从事农业生产、那么隐性富裕现象更为严重。从调查情况来看,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诸多制约因素。
(一)素质不高带来的限制
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自身的转移就业,也影响到企业的技术升级和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差 ,简单的说,就业能力就是个体获得工作和保持工作的能力。事实上,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含量、就业观念等都难以适应目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变化。主要表现在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低,据统计,文盲、半文盲10% ,小学占26% 初中占45%,高中12%,中专及以上占7%,也没有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对新技术成果缺乏接纳、消化和吸收能力,难以适应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同时,相关调查资料也表明,大量低素质的劳动者大多集中在餐饮、纺织、建筑等比较辛苦且报酬较低的行业,而这些行业又相对饱和;一些新的行业,如食品加工、机械电子、物流配送等产业技术含量和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对劳动者素质要求高,从而增加了他们求职和可持续就业的困难。由于受传统封建文化和市场经济利益法则的双重影响,许多农村劳动力在就业观念上表现出因循守旧、缺乏进取精神,并使其在接受新观念、了解市场信息、参与市场竞争方面受到很大限制,不利于寻找就业机会获得较高收益。部分农村劳动力缺乏应有的市场竞争意识,“小农意识”、“靠田吃饭”的思想根深蒂固,小富即安,缺乏创业精神;一些人怕苦怕累,择业时不愿意选择工作辛苦、认为丢面子的职业,认为有些工作只是外地人做的,与他们一起做有损面子;一些人强调照顾家庭,过于要求工作时间上的灵活性。这些都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机会。
(二)土地流转不顺畅带来的顾虑
现有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和农村土地政策的缺陷,使农民不愿意彻底离土离乡。土地依然是农村劳动力一旦失业后唯一的失业保障和养老保险,农民不敢轻易放弃土地。同时,在现有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和农村土地政策下,农民一旦放弃农民的身份,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村集体经济的权益和土地征用后的利益分配,所以农民也不愿意轻易放弃农民的身份,由此而造成大批农民在职业转换后仍长期滞留在农村,“离土不离乡”、“厂不进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格局得不到改变。
(三)保障制度不健全带来的担心
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是关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问题,因为只有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的权益保障问题,才能彻底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村劳动力放下心来投身于新农村和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去。但是,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则普遍存在着权益保障的缺失。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权益极易受损害,工资低且拖欠现象严重、工作时间长;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严重不足。目前,我国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养老仅占15%,医疗占10%,其它险种基本没有覆盖,即使参保了也没有真正的保障,面临多方面的社会风险,风险承受能力极差。
(四)公共服务体系不配套带来的困难
由于我国政府最初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采取的各种限制性措施,造成劳动就业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管理和服务相对滞后。一是覆盖全省的农民转移就业网络没有形成。尤其在一些镇村,农民转移就业服务指导工作没有摆上日常工作议程,机构、人员不落实。农村就业信息网络尚未建立,农民和企业都难以得到及时、准确的劳动力供需信息,存在着“有人无活干、有活无人干”的现象。二是面向农村劳动力的市场尚未完善。目前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大部分分布在县城,镇村基本没有,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基本上都是依托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三是教育培训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相对落后,培训服务网络不健全,公共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具体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需进一步提高。目前对农民工转移培训大多是通用岗位的培训,与所在乡镇优势产业结合不够密切,同时培训后的就业服务没有及时跟上,使得农民觉得培训并没有多大好处,因此积极性不高。
三、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需要我们采取综合的方法和手段,全面加以推进。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制定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政策。从根本上说,经济增长是增加就业的根本源泉。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了第三产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着密切关系,第三产业发展越迅速,就业容量扩张越容易,城市化进程越快,越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注重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通过采用市场化就业机制,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因此应该采取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为民营经济发展制定宽松、公正的政策、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创造平等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作用。二是建立农村转移就业资金投入长效机制。政府应从财政预算中划拨专门预算经费,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专项资金,作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实施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资金投入机制,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财政支持和补贴。三是制定和执行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政策。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主体作用,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取消不合理的政策限制,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局面,培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实现城乡劳动者在就业身份、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政策方面的一视同仁。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村劳动力医疗、失业等纳入社会保障领域,给予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从制度方面保障农村劳动力权益,为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尽快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分类建立养老保险,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解决后顾之忧。
(二)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渠道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进一步确立就业优先的原则,多管齐下,积极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渠道。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的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蓄水池”。为,要进一步合理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完善集镇功能,逐步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农村工业化的基地、农村小商品集散地和农村第三产业的集聚地,不断增强其辐射和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鼓励农民向小城镇集聚,参与小城镇建设,逐步形成劳动力资源按市场经济要求合理流动和配置的管理体制。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工业经济。第二产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渠道。结合农民转移就业的地域性特点,进一步加快各镇工业园建设,构筑平台,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全面实施经济品质提升战略,推动产业升级。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带动作用。三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向非农和城镇转移劳动力,是农村劳动转移的重要方面,但是千万不要忽视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农业产业化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加工、运输、储藏等,都蕴藏着巨大的就业机会,农业产业化的各个链条应该成安置农村劳动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农头企业,扶持和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延长农业产业链,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使其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有效载体。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将是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动力。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推进物流业,加快培育中介服务业,大力开拓社区服务业,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管理体系,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在服务领域中发展,切实提高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层次和整体竞争力。五是进一步并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尽快建设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使农民在建设中获得劳务收入,并形成公共设施管护和经营产业,增加新的就业机会。组织农户发展多种经营和非农生产等。
(三)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能力
一是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职业教育结构,积极推进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逐步建立起初等中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培训服务网络。以现有的各类培训机构为依托,整合资源,加强镇村和企业的培训基地建设,统筹兼顾,逐步形成上下贯通、灵活机动、跨行业、跨区域的农民培训网络。三是创新培训方法和内容。坚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培训,突出培训内容的前瞻性,遵循实用、实效、实际的原则,科学安排培训课程,满足农民不同的培训需求。
(四)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
一是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建设。积极推进镇村两级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培育并鼓励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向农村延伸。加快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尽快形成省、市、县、镇、村为一体的就业信息网络。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把适宜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劳动技能和就业意向等情况登记造册,分级管理并上网运行。二是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组织企业开展各类招聘活动,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搭建平台。三是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加大劳动执法力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高度关注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妥善解决好劳动纠纷,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