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民主党派成员关于应对食品安全形势的几点建议

 文章来源: 原创 作者:本站 时间: 2011-09-26 16:49:23 

基层民主党派成员关于应对食品安全形势的几点建议

 

九三学社益阳市委    李序曲

发布时间:2011-09-26

 

民以食为天。近年来,食品安全一直是国人心头的纠结之一。尤其是今年以来,各类媒体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报道,使得国人在购买食品时更是时刻张紧着神经,很多百姓甚至对国内食品安全失去信心。凭心而论,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监管机构在打击食品安全肇事者方面还是下了功夫的,对各级各类肇事者的司法惩罚也是比较及时和到位的,但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食品安全事件还是层出不穷?近日,笔者带着疑问,走访了益阳市各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

他们认为,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监管难度大。据统计,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单位约45万家,大多为小企业;食品经营主体约323万家,没有登记的家庭式小作坊更是难以计数,监管对象既多又散,职能部门监管难度大。

二是安全意识差。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尤其是家庭式小作坊)从业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自身安全意识差。

三是审核不严。职能部门在核发相关许可证件时,把关不严,走过场现象严重,致使部分达不到食品生产条件,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厂家也获得了相关许可证照。

四是监管不力。一般来说,职能部门在核发相关许可证照后,除对按国家规定必须定期检验的产品予以抽检和对许可证照进行年检外,平时对食品生产和经营主体的监管大都遵循“民不报,官不究”的原则,也就是说,在无人投诉的前提下,即使是登记备案的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主体也基本上处于无人监管状态,安全与否基本上靠企业自律。至于没有登记备案的小作坊,监管就更无从谈起。近日中央台披露了四川老堂客火锅和吴铭火锅两家品牌企业使用老油(即将顾客吃剩的火锅底回收加工再利用,也就是潲水油)的情况,该两家企业均为连锁企业,前者有几十家分店,后者有一百多家分店,记者采访企业负责人时,他们称“由于成本太高,使用老油是行业规则”。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两家连锁企业均获得过包括工商行政管理在内的很多职能部门颁发的荣誉证书,其中吴铭火锅还获得过国家商务部颁发的“优秀餐饮企业”奖励牌匾。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是怎样监管的由此可见一斑。

五是违法成本过低。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对责任主体的处罚不够严厉,大都是处以数额不多的罚款,或停产停业整顿。有“关系”的甚至还可以通过不正当手段免于处罚或不了了之,没关系的交完罚款或整顿验收合格后,也依然可以轻松地重操就业。过低的违法成本难以动摇违法者的根基,因而他们在利益的驱动下继续从事不法生产经营也就不足为奇。

六是对监管部门的责任追究不到位。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在追究责任时,大都是针对直接的生产、加工、经营主体,很少追究监管部门的责任,即使追究,也大多是给予负有监管责任的人员一定的行政处分,而这种轻描淡写的处罚很难产生“杀一儆百”的警示效果。

为此建议:

1、将食品安全纳入各级政府、政府部门考核范围,把食品安全与各级政府官员的晋升直接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

2、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国人安全意识。

3、推行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制度,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

4、修订《行政处罚法》,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对以身试法者,处以足以让其倾家荡产的罚款或终身不得再从事类似行业的处罚,使其无法东山再起。

5、建立严格的监管责任追究机制。按照“谁发证,谁监管”的原则,给各级监管部门套上“紧箍咒”,促使其加强日常监管,严格从业资质审核。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务必启动责任追究机制,并对相关监管责任人处以严苛的处罚,以收到“杀一儆百”的效果,使各级监管部门切实提高监管意识。

6、设立举报热线,重奖提供线索者,集中开展一场维护食品安全的人民战争。使违法生产经营者如过街老鼠,无处遁形。

7、严格房屋(商铺)出租登记备查制度,强化房屋业主的监督责任,对在出租屋内从事食品非法生产经营的要同时追究业主责任。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电话:0731-88854324
Copyright ©2018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 | 湘ICP备15014209号-1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