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几点建议
文章来源: 原创 作者:本站 时间: 2011-09-26 16:52:53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几点建议
九三学社益阳市委 李序曲
发布时间:
益阳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益阳市委主委、市农业局副局长曾水平说,近日,九三学社益阳市委组织社内政协委员对益阳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显示,在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尚存在如下问题:
1、思想不解放。一是不愿意转。部分农民虽外出务工仍不愿放弃土地,担心失业又失地,生活没保障。二是舍不得转。近年,国家取消农业税,而且不断出台惠农政策,有些农民认为种粮还是有利可图的,因而产生“惜地”心里。三是不容易转。有的转出方对租金或承包费期望较高,转入方不能接受。四是不急于转。特别是城中村和城郊村的农民,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加快,农民期望土地被政府征用而获得高额补偿,因而持观望态度。
2、流转不规范。目前,农村的土地流转还有很多是农户间自发进行,流转双方多是亲戚、朋友或相互关系较好的,内部的私下流转,流转规模较小,不进行登记,不遵循一定的程序,没有履行必要的手续,缺乏严谨的履约依据;有的还是“口头协议”,没有流转契约来规范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造成了流转工作的混乱无序。
3、机制不完善。土地流转尚处于自发阶段,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形成市场化运作的土地流转机制,缺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往往出现农户有转出土地意向,却找不到合适的承租方,而需要土地的人又找不到有承包地的出让者。
4、政策不配套。长期以来,农村养老、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农民主要还是依靠土地收入解决看病、上学、养老等问题,普遍把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对待,对于流转土地存在后顾之忧。
他建议:
1、落实政策是前提。一要落实农村土地政策。党的农村土地政策的核心是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二要落实二轮土地延包政策。要大力宣传通过流转土地增收致富的典型,让农民了解政策,消除误解,放心流转。三要落实支农、惠农政策。
2、遵循原则是基础。结合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实际,主要是遵循五个原则:一是所有权不变原则。农村土地流转,不能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权属性质,必须接受集体的监督和管理。二是自愿流转原则。不管采取何种模式的流转,都应广泛征求农民意见,取得农民的理解和支持。三是有偿流转原则。无偿流转土地在客观上容易造成人们浪费土地资源,轻贱土地;有偿流转可以在经济上激发群众合理利用土地的自觉性。四是依法流转原则。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办理流转手续,确保土地规范流转。五是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土地的发包、出租、出让,必须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组织进行,公开招标,严防暗箱操作、私下交易。
3、规范流转是关键。一是要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土地流转必须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由村委会备案,乡镇土地承包管理部门登记。二是要制定土地流转措施。当前要着重妥善解决种田大户、外迁农户、外来户、机动地等的耕权属问题,妥善对待农业结构调整、连片开发、农业板块建设等与原承包农户的土地流转问题。三是要建立土地流转体系。探索通过市场调节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乡镇要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并要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村级要安排一名土地流转信息员,及时反馈土地流转信息,使土地流转进入有序的市场化轨道。四是创新土地流转模式。除了常规流转模式外,还可成立股份合作社,农民将土地承包使用权入股,经营者和农民实现双赢,为推动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奠定基础。
4、政策激励是引擎。一是出台鼓励政策。对于引导农户流转土地较多、增收效果显著的乡镇和行政村给予适当奖励。二是培育流转主体。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大户从事种养业规模经营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在项目安排、产品税收方面给予优惠。
5、强化责任是保障。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推动作用、沟通协调能力和服务作用,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为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减少矛盾纠纷提供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