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高度警惕因乡镇机构改革方案不周全而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文章来源: 原创 作者:本站 时间: 2011-09-13 00:00:00应高度警惕因乡镇机构改革方案不周全而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九三学社郴州市委 曹世香
发布时间:
自今年7月湖南省乡镇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召开之后,全省各市州都在研究制定乡镇机构改革方案,全面部署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根据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的原则要求,将撤销乡镇农经管理站,其农村经济经营管理职能并入乡镇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经营管理办公室),现有在编在岗人员因政策因素和非公务员身份受限不能一并划转,面临着下岗的危险。这样一来,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势必出现“有人无事做、有事无人做”的局面,从而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应引起各级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改革方案不周全将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不稳,非常危险。改革之后,若乡镇农经管理职能得不到稳定和加强,必将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将严重影响农经管理工作的落实。众所周知,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以下简称“农经管理”) 部门(加挂有“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主要担负农村土地承包及经营权流转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等四项职能,是执行国家法律和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的主要部门,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门,是农民维权、农村维稳、事关“三农”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部门。而机构改革撤消乡镇农经管理站后,因农经管理职能划入乡镇政府,其岗位随之成为行政编制、公务员身份,在中央和省里不单独增加行政编制、乡镇农经管理又不能再设事业岗位的前提下,受农经管理员个人身份的限制,现有乡镇农经管理人员绝大部分不能划转到乡镇政府。这样,农经管理势必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势必影响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和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到农民负担监管的各项具体工作,也影响农村财务管理,以及“农村公共资产资源集中交易、农村廉政直通车”等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创新工作的推进。一些涉及农村财务、农村土地存包及流转、农民负担等方面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的情况也将大量存在着。
(二)将严重削弱农经管理队伍的力量。这次乡镇机构改革事关全局和长远,如果改革把握不好,全省农经管理队伍的力量将严重削弱甚至有可能全部消亡。这是因为:第一,现有工作人员因前途无望无心抓工作;第二,乡镇政府因未专设农经管理岗位,编制又紧,农经管理工作可能无法再安排专职人员上岗,况且农经管理队伍必须具有扎实的财会基础知识,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政策理论素养,各乡镇政府要在短时间内重新组建一支符合要求的队伍是不可能的;第三,市县农经管理人员人心惶惶,将大大挫伤其工作积极性,现已有几位县市区农经局长表示要想办法调离此工作岗位。
(三)将引发诸多不稳定因素。主要有三:
一是基层农经队伍心存不满。基层农经管理队伍中,绝大多数对“职能划转而人员不安排”的政策不理解,感到不公平、不合理;对上级一再强调农经管理如何重要,而基层农经管理人员长期以来克服重重困难卖力工作,现在反而可能遭到遗弃的结局想不通,甚至有些群情激愤。大家说:“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人完善不了自己的体制,维护农村稳定的队伍维护不了自己队伍的稳定,保障农民权益的人保障不了自己的权益。有朝一日,这群做群众上访工作的人可能要为自己的出路而去上访了。”
二是部门之间待遇悬殊让人不服。在这次乡镇机构改革中,乡农技站等服务站所的命运就要好得多。如省农业厅抓乡镇农技服务体系的建设抓得早、抓得实,早几年就以省政府名义下发文件,与编办、财政、人事联合下发实施方案,并纳入全省机构改革内容统一部署,在职能界定、机构设置、编制核定、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组织领导、督促检查等方面都作了非常明确的规定,近期省里正组织有关人员在队这项工作进行督查。对此,基层的农经管理人员无不哀怨地说:同样是乡镇的七站八所,农经站还是行政性的、调节生产关系的重要站所,中央文件、国家法律法规、领导讲话都对农经管理要求明确,高度评价,但在机构改革中,为什么农经管理的待遇就比农技站等服务站所差距还这么大呢?实在是不服气。
三是农村的社会稳定难以保障。基层农经管理人员一头连着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一头连着广大农村千家万户,对待他们的政策,从一定角度来说就是对待农村、农民的政策。如果这支队伍一垮,那么农民的增收、农村的繁荣稳定等成果都将得而复失,由此,农村的社会稳定难以保障。
二、完善乡镇机构改革方案的建议
农经管理是落实政策执行法律的重要部门,是现代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农民维权、农村维稳的重要力量,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地位重要不容忽视。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1.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协调,促进乡镇机构改革取得圆满成功。相关部门要从全局和长远通盘考虑,多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多深入基层调研,尽量制定符合基层实际,有利于事业发展社会稳定的方案,达到乡镇机构改革后基层的积极性更高,管理水平更高,大家感到更公平、更合理的目的。
2.省委省政府出台配套政策,对加强农经管理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特别是要按“人随职能走”的原则,对现有农经管理人员中转为乡镇政府工作人员要给予政策倾斜,或者在乡镇政府经济发展办保留1-3个事业性农经管理岗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以稳定现有农经管理队伍,以利于农经管理工作任务的落实和现有人员稳定。同时,应加挂乡镇农经管理办(站所)牌子,以确保《农村土地承包法》等7个法规的执法主体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