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二良建议: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和返乡创业支起“四大护法”
文章来源: 原创 作者:本站 时间: 2011-08-15 00:00:00黄二良建议: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和返乡创业支起“四大护法”
九三学社岳阳市委 杨善
发布时间:
黄二良(岳阳市政协常委、市旅游局副局长)说,改革开放来特别是近些年,岳阳市有107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进城务工就业,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和快速发展县域经济作出了特殊的重要贡献。然而,其中仍然存在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知识技能低下,信息渠道狭窄及政策上的阻碍等问题。为此,黄二良提出,政府更应加大保障力度,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再就业支起以下“四大护法”。
一、采取多种渠道、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返乡创业的毕竟只是小部分的人,对于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来说,在实现转移或者在本地再就业才是更现实的。调查显示,过来转移的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具有一技之长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建议将农民工培训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切实加强领导,建立一套有利于农民工培训的工作机制,努力营造农民工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的良好环境。通过政策引导、技能培训服务,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政府应该出台政策和措施,把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原有富裕劳动力组织起来,有针对性地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让更多的农民工拿到技工证书,帮助更加多的农民工实现转移和再就业。
二、加强就业宣传、畅通就业信息平台。目前农民工转移和返乡农民工外去打工大多数都是通过自发和亲戚朋友介绍就业的,而现在想继续外去打工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最希望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就业信息或者帮助联系就业单位。对此,建议劳动就业部门经常组织一些招聘就业信息下乡,有针对性地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和创业者及时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指导。建立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动保障部门用工信息联系制度,广泛搜集最新用工信息;通过与在外地工作人牵线搭桥,广泛拓展用工单位信息,充分利用市、县、乡、村四级劳动保障站服务网络和新闻媒体,快速传递务工信息。
三、落实扶持措施、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当前返乡农民工创业最突出的就是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对此,有关部门可以考虑从土地出让金、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和扶贫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教育部门也可以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计划的实施。对于已经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为使其适应从业岗位,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合格劳动者,各类企业可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同时加大农村金融帮扶力度,改革担保信贷制度,增加小额贷款幅度,适当扩大投贷面,出台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奖励资金等政策。同时,对于返乡农民工创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放宽准入条件,简化审批程序,规范收费行为,为返乡创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四、推行优惠政策 、强化部门配套服务。农民工返乡创业涉及部门多、手续复杂,建议对返乡农民工创业与城镇下岗职工创业享受同等待遇,简化办事程序,在办证、税收、社保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 ,鼓励返乡农民工多创业、创好业,以此带动农村劳动力在本地转移就业;劳动就业部门要积极寻求在外去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建立跟踪服务机构,支持和帮助在外地转移就业的农民工维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解决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时各级组织要真诚关心和关注农村留守人群,尽力消除外去农民工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