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剑文资助的贫困学生事迹介绍
文章来源: 原创 作者:本站 时间: 2010-04-21 00:00:00似海深恩,叫我如何报答
——九三学社益阳市委专职副主委蔡剑文资助的贫困学生事迹介绍
益阳医专09级综护56班 王鑫
发布时间:
“您放心吧,我一定好好读书!”爸爸临终时,我向他发誓。
我是生长在安化县龙塘乡夏植村的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女孩。在我刚读完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就因病逝世了,不久母亲也随之离去,抛下我与体弱多病的叔叔相依为命。由于家里穷,常常交不起学费,小学六年中,我两度辍学(每次复学都是学校黄老师和其他亲友帮忙凑的学费)所以,到十四岁才毕业。此时,同龄人都快读完初中了。
两年前那个炎热的夏天,叔叔、姑姑为了我的初中学费紧张不已,四处求助。眼看开学的日子就要到了,可学费还是没着落。我面对低矮昏暗的寝室里贴满墙壁的那些奖状,内心既是兴奋又是害怕。我为自己有希望再一次走进学校见到老师和同学而兴奋不已。又害怕凑不齐学费上不了初中,更害怕再一次走了辍学之路。想起亲人一个个相继离我而去,眼看家中的光景一年不如一年,望着亲人们疲惫无助的眼神,不由得就心酸落泪,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要坚守对爸爸的那个誓言?我不忍心看到亲人为了我而受这样的苦啊!
就在我心里矛盾不已,就在我几近绝望边缘时,黄老师打给邻居家的一个电话,重新点燃了我的希望,带来了我心灵的光明。
黄老师告诉我,九三学社益阳市委一位好心人(后来我才知道,这位好心人叫蔡剑文,是九三学社益阳市委秘书长、专职副主委了)愿意资助我读书,而且当天下午就会来我家。听到这个消息,想到又可以安心上学读书了,我激动得哭了。
记得那是2007年8月27日的下午,我家来了两台小车,一台是安化县妇联的,一台是益阳市的。看到车上下来几个人,我激动得手足无措。益阳市妇联的王阿姨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来意,在我们家的三间屋里转了下,又跟我叔叔嘀咕了几句后,向我宣布了一个更大的惊喜:蔡伯伯想带我到益阳去读书,问我愿意不愿意。听到这个消息,我惊喜得连话都不会讲了,只知道连连点头。他们就让我赶紧收拾一下行李,马上就走。可我哪有多少行李可收拾的呢,就是身上穿的一身旧衣服和一双塑料凉鞋,把仅有的一套换洗衣服、一双旧胶鞋,放进背了好几年的书包就完事了。告别叔叔、姑姑和在场的邻居,我就平生第一次坐上了原来很少看到的带有空调的小轿车,晚上八点钟左右就到了益阳市,来到了蔡伯伯的家,开始了我的新生活。
对于从前的我,做梦也不曾妄想会发生这一切。一个不幸的胆小的女孩子会来到这样一个新的家,会有这样一番新天地。回想这近两年的时光,真是百感交集,最多的还是感恩。
想想刚来益阳的那几天,我对这里的一切都是如此的陌生甚至有点害怕。尽管蔡伯伯和他们一家人都对我很好,但我心里总有点失落感。常常自问:选择来这里是对还是错呢?有时甚至还起了离开益阳回到安化的念头。然而一想起我对爸爸的那个誓言,我就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而且,我也不能让蔡伯伯以及那些关心我的人失望啊!
近两年的时间飞逝而过,不知不觉中,我心中那些恐惧和失落都消失了,因为我发现身边的人都是那么的和蔼与善良。在家里,蔡伯伯、郑阿姨的一脸笑容感染着我,就算我有什么做的不好,他们还是如此的包容大度,就像亲人般教导我。我身上穿的、晚上盖的、日常用的都是伯伯、阿姨给我买的全新的,我的学杂费、生活费、住宿费以及回安化的路费全是他们给的。我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我能感受到他们在把我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给我关怀,给我照顾,连过春节时蔡家爷爷、奶奶发压岁钱也和他们的孙子一样。是他们一大家人让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有了依靠,有了家的感觉、家的温暖。
蔡伯伯和郑阿姨都是普通的公务员,他们的家庭经济并不很富有,自己的孩子正在上高中,可为我的学习生活每年要增加一万多元的开支。我在国基实验学校寄宿读书,每一个星期回来一次,每次回来伯伯阿姨都要给我做好多好吃的菜——那可是我在安化老家过年过节都很少吃得到的。周末回家的时候,有时还有一个叫王思的小姐姐一起吃饭,她是蔡伯伯每年资助两千多元钱正在市一中读高中的贫困学生。我们来自几个家庭的人在一起欢快融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虽然我一直以蔡伯伯、郑阿姨称呼他们,但我的内心早就把他们当成父母了。如果不是他们父母般的厚爱,哪有我今天这样美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呢!人常说,滴水之恩当作涌泉相报。蔡伯伯、郑阿姨以及其他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爱心人士对我的恩情可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啊,叫我如何才能报答得完哟。感恩之心报恩之念皆存于内心深处,我现在唯有认真读书、刻苦学习,在学习的道路上永不松懈,坚持到底,才能报答他们大海般深情厚爱之一二。
后记:王鑫,系九三学社益阳市委蔡剑文专职副主委资助的贫困学生。在蔡剑文的热情支助下,王鑫发奋学习,在益阳国基实验学校就读期间,仅用两年的时间,就修完了初中三年的课程,于2009年8月成功考入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中专班。蔡剑文曾说,王鑫很听话,学习也很努力,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她,早已把她当作自己的亲生女儿,不仅将一直供她上学,她将来的成长、发展,都将同关心自己儿子一样关心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