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委员建议城陵矶建闸坝解危洞庭低水位
九三学社岳阳市委 杨波
发布时间:2010-02-03
日前,在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岳阳市委主委李平建议在洞庭湖入长江口处城陵矶,兴建多功能蓄水闸坝,治洞庭湖“肾衰”问题。
据了解,这份《关于洞庭湖城陵矶兴建闸坝控枯畅洪的对策建议》,建议在城陵矶兴建一座坝高为25米、坝长1500米的多功能蓄水闸坝,以解决洞庭湖环湖区及四水尾闾地区缺水问题。
土生土长的岳阳人李平,对洞庭湖有很深的感情。近年来相关数据显示,去年10月,洞庭湖面积仅为537.84平方公里,比上年同期下降53.66%;11月19日城陵矶水位只有20.76米,比多年平均值下降2.78米。超低水位不仅给洞庭湖区带来饮水安全问题,还会严重威胁生态环境,甚至“吞噬”洞庭湖湿地。这一现状令李平忧心忡忡,他经常深入湖区实地考察,参与省、市政协提案的调研和撰写。在一星期前结束的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李平作了主题为《关于应对洞庭湖低水位危机的建议》的发言。“洞庭湖水位持续偏低,给湖区生产、生活、生态带来严重影响。洞庭湖建坝蓄水已刻不容缓。”李平说。对于城陵矶建坝,除解决水危机外,闸坝能起到控枯畅洪作用,不仅有利于洞庭湖水体自然净化和水资源充分利用,还可起到改善航运条件、恢复湿地生态环境、发展湖区渔业生产等作用。李平认为,修坝主要目的是将丰水期的雨洪资源存贮并维护在一定的水位,在枯水期有计划放出,以调节湘江及长江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