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
文章来源: 原创 作者:本站 时间: 2010-01-29 00:00:00中小学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
九三学社岳阳市委 杨波
发布时间:
日前,湖南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岳阳市市委副主委郭跃佳说,中小学德育工作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但是,当前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如在德育认识上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三重三轻”的现象,在德育方法上存在着灌多导少、管多放少、堵多疏少的“三多三少”倾象,在德育实施上存在着言教与身教不一致、形式与内容不一致、学校与学校不一致和三个“不一致”现象。为改变这一现状,郭跃佳提出如下建议:
一、创新德育理念。一要树立德育为先的素质教育理念。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智育不合格走向社会可能是“次品”,学生体育不合格走向社会可能是“废品”,而学生德育不合格,道德品质差,走向社会就可能是“危险品”,将危害人民、危害社会,比任何时候更加重视德育、重视未成人的全面发展。二要强化德育为先的教育考评导向。要完善对教育部门的评价机制,对学生不以成绩分数论英雄,在学生干部中增设“德育委员”,突出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三要营造德育为先的社会舆论氛围。加大宣传力度,把“成才先成人,育才先育德”理念灌输到每一位领导、家长和教师心中,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德育为先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丰富德育内容。一要抓好纪律、法制及安全教育,不断强化常规管理,以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二要抓好养成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通过制定《师生礼仪规范》和《学生一日常规》,让学生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掌握有关礼仪常识,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三要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节日、纪念日,组织学生阅读一本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书籍,观看一部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电影,参观一次德育教育基地,举办一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演讲会,开展一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文艺演出,撰写一篇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心得体会。四要加强校园文化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教育。五要推进爱心和感恩教育。
三、改进德育方法。按科学规律开展德育工作,力促德育工作走向生活化、突出个性人,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德育方法,变严厉为和蔼,变对立为合作,变说教为对话,变训斥为帮助,变粗暴为细致,变枯燥为生动,不断增强德育实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自主地获得德育知识,并通过切身体验转化为德育品质,养成良好的德育习惯。
四、优化德育环境。一是党政要高度重视。各地政府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各级财政要加大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投入,在教育经费中单列德育工作经费预算。二是学校要积极作为。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言传身教感化教育学生,在学科教学中强化德育渗透。落实班主任培训计划,加大青年班主任培养力度,加强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成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由教学水平高、乐于奉献、在师生中威信较高的科任老师为成员的导师组。每名导师带5到10名学生,在学生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及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面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三是家长要主动参与。强化家长与学校老师、学生互动,采取家长座谈会、家长接待日、家访、致家长公开信等形式,引导家长掌握科学教育方法和艺术,推动家庭与学校教育同步跟进。四是社会要协同配合。优化社会环境,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严防不良网吧、电子游戏、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伤害。
五、建设德育队伍。一要完善德育激励机制。学校行政干部的考核、任用、提拔及教职工的职称评定、工资晋级、评先评优等,都要把德育工作实绩、道德考核等级作为重要的评价条件之一。二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必须树立五种意识: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做学生思想品质的引领者和学生终身发展的促进者。三要充实校外德育队伍。发挥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青年志愿者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补充作用。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亟待引起重视,各中学要配备专业心理疏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