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地区城郊发展的建议

 文章来源: 原创 作者:本站 时间: 2009-11-20 00:00:00 

长株潭地区城郊发展的建议

 

九三学社湘潭市委    周游

发布时间:2009-11-20

 

城郊,作为城乡结合部和过渡区域,长期以来由于受城乡二元概念的束缚,被人为地从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中分离出来,并没有发挥其围绕城市、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特性。

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必然依托于具有一定规模、能有机共存的城郊。只有这样,才有不断改善的城市生态环境;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鲜活的食物;才会形成居民良好的观光、旅游和休闲场所;才能使城市居民能真正体验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这才是人居的本原环境。

因此,无论是长株潭地区即将形成的次中心城市,还是长株潭三市中心城市群,在1374平方公里城区面积里,要维持406万人良好的生存环境,城市与其郊区是否有机和谐共生,直接涉及到“两型社会”建设的品质和成败。那么如何发展城郊?建议:

一、宜将长株潭三市之间及周边打造成大城郊

宜将新编长株潭三市城市群总体规划确定的核心地区约4500平方公里土地,作为城乡共同发展区域,通过保持现有城市规模、约束城市间相向发展、重新整合和优化土地资源、淘汰不适应的城市组团赋予其新的价值、提升城市内在功能等手段,让长株潭三市融于真正环境友好的大城郊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一区域打造成既符合人类聚居的天性,又便于人们过共同的社会生活,同时能感受到城市的脉搏,而又不脱离自然的宜居乐园。并将这一城乡发展理念推广至长株潭地区其它次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城郊规划发展之中。

二、应将长株潭城郊打造成城乡融合的共同体

在长株潭三市大城郊和五个次中心城市周边城郊,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都市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为主体,科技含量和城乡一体化程度高的新型长株潭城郊农业系统。将城市建设融入城郊大园林当中。实现园林建设与产业集群进行有效的融合和链接,以此来推动长株潭城市群的“两型社会”建设,促进城市的科学发展。

这样的城郊农业体系,它强调农业生产与城市发展以及与人和自然环境诸方面的和谐。它充分利用和依托中心城市,运用现代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对土地、森林等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摒弃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重点发展高效、集约的商品农业,并致力于延伸产业链,寻求农业产业化架构中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目标就是引导和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都市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达到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开发的和谐统一,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生态优先切实保护城郊自然环境

城郊自然环境的青山绿水,是城市环境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近些年来,长株潭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在开发建设中,一方面,大量的推山平湖,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另一方面又通过大量的投资在城市内堆山理水。

如何改变这一奇怪的城市发展模式,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建设之路?应该做到: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同时,有必要编制好城市的自然环境保护规划。划定城市建设“环境用地不可占用线”和“基本生态控制线”。切实加强对城市自然山体、植被、水体和生态环境敏感区的保护和加强对生态保护的监管。开展生态环境管理执法,对破坏生态环境、擅自改变城市绿地用途和使用性质、侵占绿地、不依规建设配套绿地的行为进行执法管理。让城市真正有机地生长于山水之间。

 四、要重视城郊产业和休闲文化的开发

 城郊,作为城市社会的有机组成要素、都市环境的延伸部分,其城乡共生功能至少体现在以下七方面:一是作为城市依托环境的生态平衡功能;二是作为城市后勤基地的消费鲜活物资供应功能;三是作为城市绿化的园林植被苗圃功能;四是作为城市旅游环境的居民观光休闲功能;五是作为城市居民社会能力培养的人文教育功能;六是作为城市外围环境的美化城市功能;七是作为城市产业延伸的经济互动功能。由此可见:根据城市规模维持一个与之生存发展相适应的城市郊区是构建城市友好环境的必然选择。显然,作为 长株潭区域的城郊要实现这些功能、体现城郊发展价值,尚有诸多产业和价值有待开发。

举例来说,城郊要实现城市居民观光休闲和城市人居文化教育功能,可在分析城市人口数量和结构、消费心理和取向、可支配收入等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地方特色,将“农家乐”的休闲方式开发扩展到“农耕乐”、“园艺乐”、“农艺乐”、“手工艺乐”、“农养乐”等,打造寓“农工体验、休闲旅游、闲适小住、特色美食、家政培养、特产采购、风情娱乐”等城郊休闲和旅游要素于一体的新城郊产业。使旅游业成为服务业的支柱和新兴经济增长点。让城市居民在每周短短的二天里,能在休闲中放松心情、享受创造性劳动乐趣、并在愉快中获取生活知识和领略地域文化、体验回归大自然的那份闲适。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这些项目潜在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让城郊在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和服务平台的同时发展自身,实现真正的城乡环境和谐友好。

因此,我们的城郊不能局限于现有发展模式去修修补补,不能满足于为城市发展出让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并获得了丰厚补偿而沾沾自喜;也不要为城市能提供一份更便利的工作而安于现状。要充分利用城郊的区位优势,立足城市、立足城郊、立足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规划城郊自身的发展;去适应当今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紧扣生态、景观、文化、游憩等多种功能,推动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多方面承载力的提高。达到既不断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食物、良好的观光、旅游和休闲场所,使城市居民能重新体验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同时城郊也获得自身与城市共同发展的目的。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电话:0731-88854324
Copyright ©2018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 | 湘ICP备15014209号-1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