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发挥界别作用推进政协工作

 文章来源: 原创 作者:本站 时间: 2009-09-15 00:00:00 

浅谈如何发挥界别作用推进政协工作

 

九三学社张家界市委    王雅晖

发布时间:2009-09-15

 

 

界别作为人民政协的组成单位,是人民政协不同于其他组织机构的显著特点,也是人民政协的特色和优势,体现了人民政协广泛的代表性、党派合作性和民主性。随着当前社会的进步和快速发展,界别本身也在发生不断变化,其地位和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如何发挥界别作用,推进政协工作,是新时期人民政协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十几年政协委员的实际经历,对加强政协界别工作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认识。

 

一、界别工作现状及成因

近年来,中共中央先后下发三个有关人民政协工作的文件,中共十七大报告更是大篇幅阐述了人民政协工作,人民政协工作有了新的工作格局,进入蓬勃发展阶段。相应的,政协界别的工作也得到迅速发展,其作用发挥越来越大。但随着工作的进一步拓宽,新问题、新矛盾不能断涌现,并已严重制约界别工作的正常开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群众基础不明。政协由界别组成,界别如同政协组织细胞,每个界别代表的都是一个方面、一个领域或一个行业的群众,都是一个利益群体。一般来说,界别群众是人民政协的群众基础,政协委员是界别群众的代表,自然要为维护界别群众利益负责。而从各界人士的普遍反映来看,政协工作有些远离人民群众,缺乏界别群众观念。

二是界别作用不清。政协是什么?就是退居二线、养老的地方。曾几何时,这是一些人的想法,用“不干不好意思,干多了没啥意思,多少干点意思意思”的思想来指导这种观念。这种无为或少为的思想,有它的历史原因。但是,于今天,还有许多人这样落后于形势。既不明白政协是干什么的,也不明白界别的功能和意义。

三是组织管理不力。在政协的若干界别中,除了以党派、团体这种特定组织形式组成的界别之外,参加其他界别的委员时常面临“有纪律、无组织”的尴尬,对其所代表的界别群众界限不清、状况不明。

四是活动形式单一。据了解,目前,同一界别的委员之间经常是一年开一次会见一次面。或者只是在每年召开全会期间见面,而这种见面也大都以讨论组的形成出现,讨论组虽然参考了界别组成,但并未完全按照界别为单位进行分组。即使在全会后开展委员活动,也是时有时无、时隐时现,或者主要是以委员所在地域的委员学习组为主。因此,实际上界别并没有开展什么活动,出现了“开全会有界别,会后界别无活动”的现象,没有很好地发挥界别作用。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即界别不能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是界别缺乏群众观念,且功能不分、职责不明。其次是缺乏固定的组织形式、基本规范、基本目标。致使界别活动无人组织,或组织不得力,作用不明显,界别活动断线吊档,松散无序,犹如一盘散沙。

 

二、关于加强界别工作的几点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根据界别的特点和要求开展活动,充分调动各界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认真探索发挥界别作用的方法和途径”。政协界别作用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于工作机制的完善和工作方式的规范。应当着力在创新理念、探索规律、组织领导、保障服务等方面下功夫。

1、创新工作理论,奠定界别工作的思想基础。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界别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必须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紧密联系界别工作实际,深入研究界别工作理论,奠定界别工作的思想基础。

一是突出界别特点优势。在政协界别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凝聚各方人士的智慧与力量上来,更好地发挥各阶层人士的献智出力作用。以政协例会为舞台,突出界别在协商议政中的重要地位。在今年3月初召开的全国“两会”期间,在记者中曾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人大会场说“方言”(一个代表团来自一个地区),政协会场说“行话”(政协按界别分组,专业性强)。因此,在政协全委会和常委会发言中,尽可能多地组织和安排委员以界别的名义作大会发言。让委员代表本界别提出意见、发表主张,使本界别的整体利益诉求和社情民意更加畅通地反映上来,使广大委员的聪明才智和专业特长更加集中到所熟悉的领域以及所关注的问题上来,以充分展现“横向独立性强,纵向专业性强,内部联系性强”的界别特点和优势

二是明确界别功能定位。界别是一种利益群体、社会资源和政治力量。加强界别工作必须创新界别功能定位,做到“宽松不放松、到位不越位、参政不添乱、建言有质量”。要求界别小组要承担联系界别群众的桥梁功能、发挥行业优势的平台和加强队伍建设的管理功能,实现界别功能的最大化。可以以界别小组为基本单位开展界别活动,并赋予其联系界别群众、组织参政议政和管理政协委员三大职能,同时还可以根据界别领域相近的原则,组建若干个界别联组,开展较大规模的视察活动。使委员更清楚自己的来源,明确履职方向。如,教育界别小组的委员理应为所在区域的教职工鼓与呼,工会界别小组的委员理应为农民工利益呼吁,等。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代表界别群众并向界别群众负责的功能,力争政协工作有为、有位、有分量,也力争让政协委员在界别大戏中唱好主角,履行其职。

三是树立界别群众观念。任何政治组织都需要群众基础。界别群众是人民政协的群众基础。加强界别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界别群众观念。坚持人民群众形成政协界别,政协界别产生政协委员,政协委员组成人民政协,人民政协谋求人民利益的工作原理;坚持从界别群众中来、到界别群众中去的界别群众路线,密切人民政协与界别群众的联系,保持人民政协的力量源。可以举办“政协委员向界别群众述职”、开展“界别小组服务界别群众”下乡议诊等不同形式的界别活动。使界别工作精彩纷呈,界别舞台处处亮丽。

2、加强组织领导,探索界别工作的客观规律。有了界别工作理论,就要大力推动其工作实践,拓展建言献策的空间,发挥界别献智出力的作用,探索界别工作的基本规律。

一是建立健全固定组织形式。要提高界别工作的工作质量,首要问题是先要提高界别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固定的组织形式。如,建立固定的政协委员界别小组,选举产生界别小组组长、副组长,聘任界别小组联络员。每个界别不管委员多少、地域大小,均设置委员界别小组。使政协委员人人参与、个个投入。界别小组的形成既提高了界别的组织化程度,也增强了界别的凝聚力。

二是建立健全界别工作制度。理论指导实践,需要制度为保证。如果说委员培训是将政协思想理论内化为委员的要求,那么工作制度就是将其外化为具有一定“硬度”的基本规范。界别活动没有基本规范,必然会出现界别活动的断线吊档问题。要使界别活动开展有序,必须制订一系列的制度,如《关于发挥界别作用的意见》、《关于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意见》等,以明确界别工作的总体要求、组织形式和措施办法。制订《委员界别小组活动规则》、《政协委员考勤办法》和《政协委员述职办法》等制度,以明确界别活动的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等具体办法。只有在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的指导下,界别工作才会开展得井然有序。

3、搭建工作平台,发挥专委会的纽带作用。专委会是政协委员会的工作机构,代表政协联系一个方面或几方面的工作,起着联系委员的桥梁纽带作用。但专委会并不能替代界别作用,它不是界别的归口单位和领导机构,专委会直接联系部分政协委员,主要是为组织委员开展日常性工作,如视察、调研、座谈、约谈等提供一个活动的平台,提供一个参政议政的通道。因此,界别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个平台,唱界别的戏,发挥界别的作用。具体地说,一是通过专委会的信息渠道,为界别反映社情民意,履行民主监督提供通道;二是通过专委会反馈的工作信息了解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活动;三是通过专委会这一工作平台,在开展调研活动中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四是与专委会形成互动,就专委会提出的问题组织界别中某些方面的专家、学者,深入调研;对界别中反映的重点问题与专委会共同实施专题视察,在此基础上,形成界别集体提案或建议,利用专委会的平台开展研讨、论证和咨询服务工作,发挥界别的整体作用,为党政机关的科学决策提供参与意见。

4、明确工作方向,提高界别工作的发展水平。界别工作水平是衡量人民政协工作水平的标准之一。界别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也才更富有成效。界别工作是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界别工作需要坚持把界别工作纳入政协工作总体布局中考虑,明确界别工作方向,提高界别工作发展水平,不断开创界别工作的新局面。可以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委员的产生管理、委员的主体作用和机关的指导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强化人民政协的自身建设;二是要在联系界别群众、代言界别利益、接受界别群众监督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夯实人民政协的群众基础;三是要在活跃界别工作、提高界别活动质量、增强界别活动实效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人民政协的工作水平。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电话:0731-88854324
Copyright ©2018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 | 湘ICP备15014209号-1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