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
文章来源: 原创 作者:本站 时间: 2009-06-15 00:00:00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
九三学社株洲市委主委 张国浩
发布时间: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进行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政协反映的社情民意,使社会各界的利益诉求、基层群众的真实困难和关心的热点问题更加真实、更加全面、更加及时的进入党政视野,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成为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
正确认识社情民意工作
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向党委政府传递信息和建言献策的重要平台,是为群众传递民声的重要手段。
党委、政府所做决策,如何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何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社情民意是一个重要依据,而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如何畅通渠道,积极有效地吸收和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关键。人民政协肩负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尤其在参政议政职能中要求通过各种形式、广开言路,积极主动向党政领导机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同时政协委员们大都来自基层,并具备一定的素质,社会各界群众的愿望和呼声,通过政协这个民主大舞台,提出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建议,转化为一种有组织的声音,不仅有利于党委政府采纳,同时还便于其操作,可以使党和政府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协调各方面的利益,使制定出来的政策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保证了决策的公信力和可执行力。
2009年元月,人民网针对“政府社情民意通道是否畅通”问题做了调查,多数网友表示,自己身边的社情民意通道不够畅通,反馈不及时、遭遇推诿塞责、沟通渠道如同虚设,是网友反映最强烈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民主和文明程度的上升,人民群众的参政热情不断高涨,各界人民群众缺少对自身利益的诉求通道,人民政协组织上的广泛代表性和政治上的巨大包容性决定了它的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能成为传递民声的重要渠道。
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参政议政水平的重要体现,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
在政协三大职能中,参政议政尤为重要,通常表现为提案和社情民意,二者形式不同,然性质一致。提案通常是要求党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一定时限内必须答复;而社情民意则主要是为党政领导掌握情况、提供决策参考服务,因此反映的问题更具普遍性和代表性,所提出的建议则更侧重于前瞻性和方向性。作为参政议政方式之一,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不仅能体现政协履行职能的能力,更能反映政协与党委、政府之间的双向沟通情况。
社情民意工作应坚持原则,去伪求真
广泛开展社情民意工作,应该注意几点原则,首先是应具备方向性,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这就要求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应紧扣党委、政府工作要点;第二是应具备正式性,除了政协,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还可以通过群众来信来访、网络、新闻媒体等等群岛,所以,相比较这些渠道,政协反映的社情民意更应具备真实性,确保党和政府能够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第三要注重可操作性,政协委员们反映社情民意,不能仅仅局限在提出问题上,还应对分散的信息进行梳理综合,对问题进行恰当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性建议;第四应注重时效性,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应走在党委、政府的前面,这样才能对其制定决策提供帮助,要对社情民意及时收集、及时整理、及时报送,必要时还应跟踪续报。
对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建议
重视民主党派力量,多层次反映社情民意
民主党派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舞台,所以民主党派应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力量。这样,社情民意的收集范围就能够遍布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行业,民主党派具有智力密集等优势,对社会上的热点、难点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同时,民主党派还能通过组织成员深入调研,多层次多渠道的将社情民意收集整理。
多渠道、多途径了解社情民意
近年来,各地政协纷纷通过各种方法不断探索、收集社情民意的途径,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2008年3月,贵阳市政协公布政协委员联系电话,固定开展主席、副主席约谈会等;部分城市政协设立热线电话,设立信访信息科,这些举措改变了以往仅由政协委员撰写社情民意和提案这一单一途径,为我们多渠道、多途径了解社情民意提供了先例。同时,应注重网络的力量。今年,株洲市政协网成立,它不仅拉近了政协与群众的距离,同时也为政协广泛了解社情民意开辟了新的渠道。
加大自身重视力度,健全社情民意反映机制
应将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部署和检查;同时政协对委员们反映的社情民意尽量及时整理,建立和完善社情民意的来稿登记、分类、筛选等制度,可通过编制社情民意专报等形式及时上报党委、政府;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各县(市、区)政协的联系与协作,不断提高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质量;加大与兄弟地市州政协的交流,探讨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经验体会;建立跟踪反馈制度,建立合适的奖励制度等。
进一步加强党委、政府与政协之间在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上的沟通和反馈,扎实推进政协社情民意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