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与对策研究(二)
文章来源: 原创 作者:本站 时间: 2005-01-10 00:00:00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与对策研究(二)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
发布时间:
(三)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县域经济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与相对发达省市比,我们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
一是经济总量偏低。尽管我省县域面积与人口所占比重很高,但县域经济总量偏低。如表3所示,2003年,我省县均经济规模为26.4亿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亿元。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只有长沙县一个县(在2002年第三届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评价中),同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太大。浙江独占鳌头有27个,江苏和山东均有21个,广东9个,湖南只有1个。2002年,县域GDP总量为2789.77亿元,仅仅是广东、山东省的2/3;县域平均GDP规模26.4亿元,分别只有广东、山东的45%与46%; 全省GDP过50亿的县(市)没有一个,与广东省14个过百亿的县(市)相比,差距太远。从财政收入来看,2003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县仅45个县,过3亿元的县仅3个,而财政收入在1亿元以下的县有44个,5000万元以下的县有15个。2002年,县均财政收入不足1亿元,只有9800万元,分别仅为广东与山东省县均财政收入的一半与41.5%;总体上看,我省中等水平的县市的综合实力只及沿海发达地区先进县市的1/10至1/20之间。
表3、2003年我省县域经济与兄弟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比较
|
湖南 |
广东 |
山东 |
江西 |
安徽 |
县(市)个数(个) 全国百强县(市)数(个) 县域基本竞争力排位(2002年) |
98 1 15 |
68 9 9 |
21 6 |
88 0 20 |
61 0 13 |
县域面积(万平方公里) 占省域面积比重(%) |
20.96 96.6 |
15 83.7 |
|
|
11.4 81.7 |
县均人口规模(万人)(2002年) 县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重(%) |
61.9 91 |
73.48 62.7 |
71.81 |
42.98 82 |
76.94 73.3 |
县域GDP(亿元) 占全省的GDP的% 县域平均GDP(元)(2002年) 人均GDP(元) GDP过百亿的县市数(个) |
2789.77 60.14 26.4 5448.37 2 |
3742.16 28% 59.5 14 |
57.1 |
1470 50 14.7 |
1759 44.3 24.8 3749 |
县域财政收入(亿元) 占全省财政收入比重(%) 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市数(个) 县均财政收入(亿元)(2002年) 人均财政收入(元) 县域财政支出(亿元) 占全省财政支出比重(%) 需上级转移支付的县市数(个) 人均财政收入差距 (倍) |
134.11 45 0.98 288.48 232.0755 |
78 6.54 31 1.99 15.3 63 14 |
2.36 |
96.65 57.5 0.76 |
108.5 26.3 1.17 231 9.8 |
一、二、三产之比 二产高于一产的县市数(个) 县域工业增加值(亿元) |
28.8:35.3:35.9 46 312.31 |
26.5:41 :32.5 28 |
|
|
33.2:33.1 :33.7 455.7 |
城镇化率(%) |
24.03 |
|
|
|
18.6 |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人均收入差距(倍) |
2322.57 |
7200 8.7 |
|
|
1972 7.2 |
县均负债规模(亿元) 乡(镇)均负债规模(万元) |
|
3.2 290 |
|
|
|
资料来源:根据湖南省2002/2003年统计资料和课题组对广东、山东、江西、安徽四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查资料整理得到。
二是结构性问题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两个基本点方面:一是县域经济发展非均衡性突出,县市之间差距大。2003年,长株潭经济区县域的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大湘西经济区县域的3.03倍和1.92倍。二是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步子不快,产业结构层次低。第一产业比重大,二三产业比重小。2003年,广东省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26.5∶41∶32.5,我省2003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8.8∶35.3∶35.9,两者相比,我省一产业高2.3个百分点,二产业低了7.2个百分点。在第一产业中,传统农业占的比重还很大,常规农业耕作模式和粮猪结构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零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起点不高,往往只在调整面积上做文章,还没有跳出传统农业的圈子,产品趋同、产业趋同,产品科技含量低,大路货多,精品名品少,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抗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在第二、三产业中,县域工业发展水平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快。2000年我省县域经济二、三产业占GDP的67.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经济及其他产值占49.1%,分别比江苏低20个百分点、19.3个百分点。
三是农民收入和县乡财政收入增长趋缓。买方市场呈扩展态势后,县域经济发展的市场风险越来越大,农民增收难开始困扰农业和农村经济,确保县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压力增大。从农业来看,近年来市场上不少小宗农产品相继出现结构性相对过剩,粮棉价格政策性调减,猪肉价格低迷,水产品价格逐步走低,蛋、禽、水果价格一跌再跌,农业的市场风险制约越来越大。1998年起我省农民收入进入缓慢低速增长阶段。1998—1999两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9%,比1990—1997年间年均增长4.8%的速度低了0.9个百分点。同时,县办企业、乡镇企业步履艰难。但主要是主导行业和产品不突出,大多数企业处于手工作坊状态,产品质量工艺较落后,产品市场覆盖率低。在进入买方市场县域企业进行第二次创业过程中,大批企业面临停产、破产、倒闭,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与城市企业相比无论是企业家的素质还是技术装备、管理水平都要落后,受高负债和银行贷款硬约束的影响,大多数企业陷入困境,经济效益不理想,2000年全省乡镇集体企业就亏损3.38亿元。工业滑坡又给财政增收带来压力。目前,由于财源建设缺乏新增长点,增长空间十分有限,部分县、市大部分财政收入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非税收收入。县乡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正常动转艰难,赤字负债增多。2000年年底全省累积赤字的县有28个,累计赤字2.75亿,一些财政困难的县吃饭财政难保,不仅投入上不去,影响经济建设发展速度,而且工资无法正常发放,国家规定的误餐费、生活补贴、正常的工资晋升和2000年调薪的地方配套资金都无法兑现。
四是城镇化水平滞后。首先表现为绝对水平较低。按国际通行标准,低收入国家人均GDP为29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为30%,而目前我省县域经济人均GDP为516美元,城市化水平仅24.03%,不仅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建制镇的发展速度慢且缺乏合理规划。到2000年我省建制镇仅1023个,发展高峰在1984年、1995年,主要是受国务院调整建制镇标准、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镇落户和1995年撤区并乡建镇的影响。而在这两次增长峰值的形成过程中,又很大程度上缺乏对小城镇发展的系统规划,小城镇之间互补和协调性较差,重复布点和分散布点严重,难以形成有序的小城镇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跟上经济发展需要,建成区规模小,建制镇人口规模平均只有11286人,内部规划滞后,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配套发展的有序性差。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束缚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发育,妨碍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及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限制了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
五是发展后劲不足。近年来由于许多县财政困难,吃饭难保,根本无力进行生产投入。农民由于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投入积极性下降。县办工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大多也因进入买方市场后投资回报率低、经营困难而无力扩大规模。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县域经济虽然争取到了一些有限的国债投资,但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农民投资主要用于改善住房条件,而这些投资很难直接创造税收和拉动经济的增长。在新增的投资中用于县域工业和乡镇企业技术改造的资金十分有限,2000年县域经济全社会固定投资占全省比重由1995年的55%下降到49.5%。除投入不足外,大部分地区县域经济没有形成本地的支柱产业、拳头产品,没有大企业、大项目支持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后劲乏力。
影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一是价值取向落后。这是个历史积淀的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人们的价值观念是,政治取向第一,经济取向其次,政治特权思想严重,对行政事业单位趋之若骛,挤位争权,安于现状,重农轻工,重仕轻民,重位轻利,重权轻绩等等。二是不少地方缺乏好的发展思路,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对区域经济研究和指导不够,区域布局、产业布局考虑欠少。四是抓工业经济、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劳务经济的力度不够大,办法不够多,成效不太明显。五是体制不顺,政策落实不到位。六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人才短缺。当前,国内各省市都掀起了发展县域经济的高潮,国际第三次产业转移方兴未艾,挑战与机遇并存,竞争与协作同在,时不我待,不进则退,我们一定要从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和全面建设小康湖南成败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全力推进我省县域经济发展。
三、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全面的统筹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按照“两跳” (即“跳出农字抓农业、跳出农业抓农村”)、“四片”[即长株潭经济片、环洞庭湖经济片(含常德、益阳、岳阳三市)、大湘西经济片(含邵阳、怀化、自治州和张家界)、湘中南经济片]的新理念,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发展工业经济、民营经济、特色经济、开放型经济和劳务经济为重点,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园区开发和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招商引资和激活民间投资为突破口,分区、分类推进县域“三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一是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的原则,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佳效益。二是突出特色、把握重点的原则,引导各县(市)依据各自的区位、自然和资源条件,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三是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原则,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投入,大力推进扶贫开发,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四是市场导向、开放带动的原则,按照市场需求调结构、定项目、建基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创建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市场环境;充分利用国内外、县域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招商引资引智。五是立足长远、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县域经济要有较大幅度增长,县域平均生产总值达到45亿元左右,其中10个以上县(市)超过100亿元,5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县域一、二、三产业比重达到15∶45∶40;县级财政状况明显好转,80%的县(市)财政基本实现自给,财政质量进一步提高,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95%;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左右;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面貌明显改观,涌现出一批布局合理、产业发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明星城镇,县域城镇化率在2010年达到35%,从长远来看,到2030年基本形成县域人口的四个四分之一的分布格局(即人口分布县城、中心镇、建制镇与纯农村各占25%)。
(四)我省县域经济分区发展的思路与重点
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吻合于中心城市的发展,突出特色、明确重点、分类指导,形成差异显著、自生能力较强、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四大片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首先是吻合于中心城市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带动作用。为此必须做强做大中心城市,支持中心城市与周边的县(市)不受行政区划限制,采取城市联盟建设的方式,做到统一规划、整体布局、资源共享、设施共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逐步实现中心城市与县(市)之间经济、交通和环保等一体化。允许条件具备的设区的市根据全省城市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设区的市城市化发展的要求,适时调整中心城市行政区划,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各县(市)的经济发展要与全省经济布局、中心城市发展相衔接,主动接受中心城市辐射;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
其次是实行分区式发展战略。根据前面的研究及其分区划分,结合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应对四大经济区域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各自经济发展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科学确定各经济区域的发展战略、产业布局,并且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目前最紧迫的事情是,在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中对四大经济区域分别制定统一、权威的发展规划,明确各自的发展方向、产业重点和产业布局,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发挥优势,避免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和内耗式的竞争。同时,针对四大区域发展的客观需要,分别制定不同的政策措施,进行宏观指导。为了加强引导与协调区域发展,应在省委省政府建立区域性的协调委员会与机制。就今后一段时期来看,我省县域经济分片发展的思路与重点可初步考虑如下(参见表4):
表4、我省四片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重点
|
长株潭经济区 |
环洞庭湖经济区 |
湘(中)南经济区 |
大湘西经济区 |
整合资源的区域指向 |
主动融入泛珠三角、长江流域及长三角经济圈 |
主要融入长江流域经济圈 |
主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与东盟“10+1”经济圈 |
主要融入西部大开发经济圈与东盟“10+1”经济圈 |
产业发展与布局的重点 |
(1)围绕长株潭城市群作配套;(2)以工业经济为核心调整产业结构,一二三产业的目标结构比为5:55:40;(3)提升产业素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1)保护基本农田,发展三高农业;(2)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来推进农业产业化,优化经济结构,一二三产业的目标结构比为15:50:35。 |
(1)主动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发展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产业;(2)以有色金属工业为核心,拉长其产业链,一二三产业的目标结构比为10:50:40;(3)发展生态特色旅游产业。 |
(1)发展周边五省边境贸易与物流业;(2)发展生态特色旅游产业,拉长旅游产业链;(3)发展小水电及其他资源性产业;(4)发展民族特色产业,一二三产业的目标结构比为15:40:45。 |
经济 特色 |
(1)工业经济; (2)城市经济; (3)开放性经济。 |
(1)农业经济;(2)工业经济;(3)城镇经济。 |
(1)资源特色经济;(2)工业经济; (3)开放性经济; (4)城镇经济。 |
(1)服务经济与劳务经济; (2)民营经济; (3)开放性经济; (4)生态特色经济 |
发展 模式 |
(1)以工商企业为主的城郊型经济; (2)以园区为载体、项目为依托的聚集经济。 |
(1)农业与工业结合发展的经济;(2)“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或以骨干加工企业为龙头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
(1)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模式;(2)以城镇和园区相结合的“园镇合一”式发展模式。 |
(1)民营经济带动模式; (2)旅游经济带动模式; (3)商贸物流带动模式。 |
四、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途径
(一)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
县域经济是工业经济。要把加快工业化进程作为县域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大投资力度,强化项目带动,依托丰富的农产品、矿产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城市配套工业和特色优势工业。立足县域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盘活资产存量,有效整合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培育名牌产品。引导生产要素向骨干企业集中,推动资产重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带动县域工业发展。尽快制定与贯彻落实《中小企业法》相配套的实施办法,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县域工业发展要体现新型工业化的取向和要求,避免破坏生态和环境。走招商引资和民营化的路子,摒弃依靠政府或集体投资办工业的老路。工业园区是项目建设的重要载体,各县市要形成具有产业特色和一定规模的工业集中区。要规划、建设好工业园区,建立健全质检、技术、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机构,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汇集,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发展县域工业,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着力培育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努力做大做强。有条件的县市应学习广东及江苏、浙江等地的经验,在产业、企业、产品中培育出全省、全国的“单打冠军”。要开阔发展工业的思路和视野,既要考虑依托本地的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工业,又要增强开放意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入世后的新形势,充分利用县域内外、国内外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承接世界经济和珠三角、长三角经济的新一轮产业转移,只要市场有需求,又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能发展的工业就抓紧。
(二) 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推进县域城镇化
县域经济是城镇经济。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产业支撑,突出特色,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以县城扩容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要尽快出台城镇化与工业园区化发展《纲要》和推进城镇化的若干政策《意见》,要结合发展县域经济,突出规划在城镇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抓紧搞好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产业支撑城镇建设,坚持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实行“园镇互动、园镇合一”建设与发展策略,打造好工业园区和城镇两个平台,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以旅游、金融、保险、餐饮、休闲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引导、鼓励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生产要素向县城和重点中心镇集中,加速城镇化进程。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引导农民向城镇有序流动和聚集。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大力推进城市资本运营,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培育多元投资主体。认真研究制定、落实有关农民征地拆迁的补偿政策,防止农民中“三无”(就业无岗、种田无地、低保无门)现象的蔓延。
(三) 以龙头企业为支撑,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实质上就是农村工业化。要用工业化的理念、思路和生产组织方式来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植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搞活农产品流通,延长农业产业链,以此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农业产业化,关键是要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提高农业集约化和市场化水平。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形成基地,优化优质农产品区域布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区(带),创造品牌。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促使更多的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搞好农产品流通。着力抓好质量与标准建设,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安全监测、质量认证体系,开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生产和认证,培育优质名牌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正确处理好调整农业结构和保护粮田的关系,处理好增加农民收入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四) 发展特色经济,创造竞争优势
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各县(市)要从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中明确自己的产业定位,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打造特色产业体系,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特色优势,把特色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对特色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努力增创新的优势。对新兴特色产业,集中力量做强企业、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发展特色经济要注意克服两个误区:一是克服“只有人无我有才是特”的片面认识,树立“只要比别人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就是特色产品”的观念。二是克服贪多求全的倾向,破除“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提倡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真正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五) 坚持开放带动,大力推进招商引资
坚持开放带动,大力推进招商引资 。县域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加大县域对外经贸工作的力度,加强对出口骨干企业的扶持,建设出口示范基地。全力改进招商工作。招商主体要以政府为主转向以企业、中介组织为主,推行业主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联合招商;招商对象要内外并重,尤其要以泛珠三角经济区建设和长江三角洲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契机,积极引进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本和企业;招商方式要由集中式招商转向经常性招商和在目的地设立常设招商机构或派驻专人,并推行网上招商等新方式;招商内容既要注重引进资金,又要注重引进管理、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调动和发挥各方面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实行责任到人,全程跟踪服务。对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地方、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 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县域经济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的要求,消除一切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废除一切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歧视性政策,清除一切落后的管理手段和行为,在市场准入、监督管理、发展政策上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做到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上放手、放开,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内扩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使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唱主角。
(七) 加强引导和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县域经济是劳务经济。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实行劳务输出和就地转移并重,不断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努力探索“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专业化培训、企业化运作、规范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路子。推进农村劳动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转移就业,扩大向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省劳务输出规模,拓宽农村劳动力向本地二、三产业转移的渠道,拓展国际劳务输出市场。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居民平等就业。按照市场需求和用工单位的要求,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技能。各级政府应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积极发展民间培训机构,拓宽培训专业领域。注意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培育劳务品牌。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服务和管理,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五、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 加快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体制改革
现行的体制已明显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加大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力度,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体制与制度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要体现重心下移,按照 “能放就放”的原则,给予县一级政府更大更多的经济管理权限,充分调动县级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这方面,我们要学习借鉴江、浙、粤的经验,一是要出台建立激励型财政机制的配套文件,调整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二是要出台对县(市)下放经济管理权限的配套政策。对县(市)的放权,我们的思想要更解放,改革力度要更大。要结合《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改革经济管理体制,使县(市)、镇(乡)的责、权相统一。要彻底改变县级政府的“有限权力政府”、“无限责任政府”的形象。要按照责权统一、运转协调的原则,下放经济管理权限。除对国债项目、省级预算内项目、统借统还国外贷款项目,以及跨地区、跨领域、战略性资源开发、关系公共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需要省政府继续实行审查批准制外,其它项目不再审批。凡省下放给省辖市的,除国家另有明确规定外,一律下放到县(市)。县(市)镇(乡)两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服务效率。要加大撤并乡镇的力度,切实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做到轻装前进。
与此同时,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县乡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任务,使国有资产尽快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加大县乡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力度,减少财政供养人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严格治理“三乱”,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实现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
(二) 进一步壮大县乡财政实力
将中央和省财政安排的支持县乡发展的转移支付等资金直接拨付到县市,提高省、市州建设资金用于县乡的比例。各部门依法依规收取的各项规费,在保证上交中央财政部分的基础上,视情增加对县市返还比例。适当降低县市所得税省级留用的比例。建立财政增收激励机制,省、市州对财政增收较快的县市给予奖励。各县市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提高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优化财政结构。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精简县乡机构,促进县乡减人、减事、减支。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国库(财政)集中支付和收支两条线改革,规范、约束部门的收支行为,建立县乡公共财政制度。认真清理核实债务,严禁新增负债,逐步化解县乡债务风险。
(三) 改善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
建立对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评价激励机制,鼓励各商业银行扩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放。各商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吸收的储蓄应主要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省和省辖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要把担保业务的重点放在支持县域中小企业发展上,鼓励支持民间经济组织按市场运行方式建立担保机构。加快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把信用社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积极兴办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培育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征集体系、信用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防止和打击各种形式的逃废债行为,确保金融安全。
(四) 加大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大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排涝、灌溉能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县域电网改造,保障县域电网的稳定性、可靠性、经济性。加大县乡村公路建设力度,确保全省所有的乡镇政府所在地全部通达等级沥青(水泥)路,行政村基本通公路。加快实施县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县级示范高中教育建设步伐,继续推进农民健康工程,抓好部分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和“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等项目建设,促进县域社会事业的发展。
(五) 改进建设用地管理
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的前提下,从促进县域经济的长远目标出发,科学调整和修订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除按规定上缴中央财政的外,其余由县(市)征收并用于耕地开发复垦。通过空心村治理、砖瓦窑场整治、工矿废弃地复垦和旧城改造等形成的集体建设用地,可作为存量建设用地异地置换使用。辩证地理解和执行中央关于加强国土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不搞一刀切和急刹车,对县域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集群和招商引资项目的建设用地,给予重点保证。允许依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以转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形式进行有序流转。加快建设用地审批速度,科学设置审批时限。
(六) 实施科教兴县战略
一是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支持县域发展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增加经费投入,巩固“普九”成果,建立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加快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力度。拓宽引智渠道,鼓励各类人才以各种方式服务县域经济,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二是要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健全专业队伍与农民科技组织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要积极开展面向县域经济的科研开发、师资培训、人才培训、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大胆探索科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办法和途径。倡导科技人员参与农技推广,开展有偿服务,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以资金、技术入股。注重培育和保护农村科技大户,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六、加强和改进对县域经济工作的领导
(一) 努力形成发展县域经济的合力
省及市州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县域经济工作的领导,每两年召开一次发展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省直、市直部门要强化全局意识和中心意识,转变职能,改进作风,落实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帮助他们加快发展。县(市)党委、政府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奋力开创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
(二) 加强县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县域经济发展要打开局面,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县级领导班子,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责任重大,对他们必须有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强化重德才、重政绩、重公论的用人导向,选准配强县乡党政正职,优化县乡班子结构,提高班子中熟悉经济工作成员的比例。保持县乡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县乡党政正职至少任满一届,不能频繁变动,实行职位与职级的分离改革,从机制上防止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现象的发生。加大县乡干部培训力度,定期安排县乡干部到省、市直部门和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大兴廉洁、节俭、公正之风,大兴务实、扎实、落实之风,努力把风气搞正,把作风搞实,按规矩办事。巩固“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成果,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新时期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很重要的是要转变领导方式,提高工作水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就要求县级领导干部要有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善于从程序性事务和各种应酬中解脱出来,理清思路,分清主次,统筹兼顾;抓重点,抓关键,抓要害;善于用市场经济办法指导经济工作,减少对经济工作的行政干预,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与水平。
(三) 探索和完善纵横向的协调机制
首先是成立全省县域经济发展领导机构,指导全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其次是探索和完善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地方党委协管机制。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省垂直管理部门在县级延伸机构领导干部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地方党委、政府的意见,进行充分酝酿,对有不同意见的,应报任免机关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协调后任命。垂直管理部门要强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加强与所在地的协调、配合。地方党委、政府要支持垂直部门依法行政。第三是建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合作协调机制。建立各经济区域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每年举行一次会议,研究决定区域合作重大事项,协调推进区域合作。建立各区域内政府秘书长协调制度,负责组织有关单位联合编制推进合作发展的专题计划,并向年度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提交区域合作进展情况报告与建议。在各市州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设立区域合作的日常工作机构。
(四)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了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对县(市)领导干部要相应建立激励机制,实行目标责任制,制定科学的考核体系(包括制定科学县域经济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把县域经济发展考评结果纳入县(市)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对一定时期内能够实现目标,县域经济发展快的,书记与县(市)长要提拔重用;对实现不了目标,一个任期内县域经济没有起色的,不仅不能重用,还应及时调整。建议省统计局、省财政厅、审计厅等部门每年要对全省各县(市)GDP、人均GDP和财政收入等重要指标进行审核,并在一定范围内排名公布。对发展速度快、财政保障水平明显提高的县(市),给予表彰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