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与对策研究(一)

 文章来源: 原创 作者:本站 时间: 2005-01-10 00:00:00 

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与对策研究()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

发布时间:2005-01-10

 

在我国,县是一个基本行政单元。目前我国共有1649个县市,其中包括381个县级市;我省共辖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其主体经济属于县域经济范畴的有98个县市区。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以县()辖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县域经济既相对独立,又高度开放,是一种多元经济相融合的特色经济。虽然从全国来看,县域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大,但从我省来看,县域却占居我省96.6%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省91%的人口,提供了2/3以上的轻工业原料和工业品市场,其GDP占全省76.3%,地方财政收入占58.5%。而且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因此,对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当前,尽管我省县域经济仍然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但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已经暴露出来,发展遇到了许多新的困难,尤其是县乡财政极度窘迫,已经开始影响到各项基层基础工作,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而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振兴湖南经济的基础工程,事关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事关我省 “三化”进程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能否实现。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以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重要而紧迫且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课题。为了能以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来研究好这一课题,为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我省县域经济发展进程提供决策参考,省政协把“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与对策研究”作为2004年省政协三大工作重点之一,组织有政协委员、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参加的专题调研组,由王汀明副主席带队,分两组奔赴我省14个市州28个县市以及广东、山东、江西、安徽四省的14个县市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调查。现结合调查情况及课题组的思考与研究的结果汇总报告如下:

 

    一、我省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意义

县域经济在国计民生中占有特使重要的地位,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从历史上看,我国从秦朝统一设县以来,朝代更替,行政区划多次调整,行政构架时有增减,但只有县的建制至今不变,成为我国最为稳定的行政建制。“郡县治,天下安”。封建社会历代都高度重视县这一治理国家的基本单元,把县视为朝廷之基础,七品县令都由朝廷直接任命,足见县在国家管理体制中的重要地位。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难点在解决“三农”问题,突破口在发展县域经济。在新形势新阶段,由于县(市)所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六大在我们党的党代会的正式文件中第一次使用了“县域”这个概念,而且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请调必须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高度来推进涉及“三农”问题的各项改革。近年来,广东、山东、河南、河北、湖北、安徽、江西、福建等省都召开了发展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发展县域经济的决定,纷纷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我省来说,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紧迫。我们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充分认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第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三个代表”对于县市来说,第一位的任务是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否则就是在讲空话。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坚持指正为民,解决“三农”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我省县域广阔,人口众多。随着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三农”问题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尤其是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2003年,全省农村人均纯收入仅比上年增长  %,不仅低于全国平均增长  %的水平,更远低于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的水平。更为突出的是,不仅农民,就是县(市)的城镇居民和干部收入也远低于城市水平。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就“三农”论“三农”,需要统筹城乡发展,采取综合措施才能解决。县(市)是联系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的关键层次和重要环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难题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不仅有利于增强地方财政实力,而且有利于加快占全省90%以上人口。特别是广大农民致富奔康的步伐,把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蔼执政为民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省是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较突出的省份之一。从城乡差距来看,2003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   1。从区域差距看,大湘西经济片2003年的县域人均GDP4020元,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   53.22%,不到长株潭经济片县域人均GDP的一半。大部分县(市)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其中有36个县(市)人均GDP5000元以下,占总数的40%,扶贫任务还相当繁重。如果县域经济长期落后,就意味着我省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今后将进一步扩大,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如果占全省半数以上人口的县域发展跟不上全省的步伐,就会拖住全省发展的后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由此可见,我省推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县(市),难点也在县(市)。没有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抓县域经济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抓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就是抓城乡协调发展,就是抓区域协调发展。所以,我省必须把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以发展县域经济为突破口,改变欠发达地区的落后面貌,促进我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第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推进我省“三化”进程、建设经济强省、增强经济综合实力的重大举措。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是由城市经济和县域经济构成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地区经济的竞争实力和发展水平。事实说明,一个地区的县域经济发达,这个地区的综合实力一般都比较强;反之亦反。城市经济是在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县域经济相互相存,相互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成为城市经济的后备军,而且可以为城市经济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使城市经济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如果县域经济基础不牢,城市经济就会变成“经济孤岛”。因此,强省之基在于强县。我省要实现建设经济强省的目标,不仅要做强城市经济,而且必须做强县域经济。当前我省县域经济比较薄弱,这既是不足与劣势,同时也意味着我省经济增长的潜力和空间好很大。我们必须在继续抓好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抓好县域经济的发展。坚持一手抓城市经济,充分发挥城市的聚集能力和辐射带动力;一手抓县域经济,夯实我省经济发展的基础,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实现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的互动协调发展。这是提升我省综合经济实力的最佳选择。

第四,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县(市)承上启下,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关键环节,直接面对群众,担负着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所以,县(市)的地位与作用非常重要。但是,我省相当数量的县(市)经济落后,地方财政困难,特别是一些乡镇因财政困难已影响工作的正常运转,干部职工福利待遇得不到保证,政府承担的公共事业因财政困难而无钱办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政权建设。为此,一些财政困难的地方采取了借贷措施,使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有的地方乱收费、乱摊派,加重了群众的负担,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我省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大量问题,以及农村发生的一些恶性事件,大部分都与农民负担过重有关,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社会动荡,很多就是由农村基层先乱起来的。对这方面的深刻教训要有清醒的认识。可以说,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只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增强财政实力,才能确保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才能有效地解决民生问题,为巩固基层政权和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基础保障。

总而言之,发展县域经济是个大战略,是富民固本之策,是治国安邦之策;是我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握全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在这方面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努力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我省发展县域经济的成绩、特色与问题

(一)我省发展县域经济的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县域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特别是以长沙、浏阳、望城、宁乡等为代表的县市县域经济的崛起,充分展示了我省近年来发展县域经济取得的重大成就。县域经济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发展,对于扩大我省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统筹城乡发展、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就业增加、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已经并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表1所示,所取得的具体成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总量继续扩张。到2003年底,我省县域GDP2789.77亿元,分别比19952000年增长2.0204倍与1.22倍;县域GDP占全省GDP的比重为60.14  %;农业总产值达    亿元,比2000年的1200.94亿元增长   %,年均增长  %;工业总产值达     亿元,比2000年的2323.73亿元增长   %,年均增长  %1999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过10亿的县增加到75个。过20亿元的县增加到58个,国内生产总值过50亿元的县市由10个增加到17个,县域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与全省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相适应,处于“长株潭经济片”的县市县域经济对全省县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增强,其GDP总量占全省县域经济总量比重由2000年的22.98%提高到2003年的24.7%。聚类分析表明,区位条件是决定各县市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因素。长沙市“四小虎”全部进入前20强,长沙县继续居全省排行榜首;进入前20强的县有40%分布在各市州首府所在地;排在最后20位的县大多地处老、少、边、山等偏远地区,交通条件不便,自然资源相对缺乏。相关分析表明,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与财政实力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与经济实力成高度正相关关系,非公有经济比重与经济增长速度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而城市化水平则与总体经济实力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1、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表

 

1995

2000

2003

2003/1995

()

年均

增长率

GDP(亿元)

占全省GDP的比重(%)

人均GDP()

1380.76

74

2627.55

2291.04

76.3

4172.42

2789.77

60.14

5448.37

2.0204

——

2.073

11.33

——

11.93

财政总收入(亿元)

人均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财政支出(亿元)

71.81

157.21

50.55

78.8105

112.95

210.45

79.89

126.2857

134.11

288.48

104.84

232.0755

1.87

1.835

2.074

2.95

9.64

9.28

11.93

21.61

一、二、三产之比

42.4:31.6:26

33.4:36.1:30.5

28.8:35.3:35.9

——

——

城镇化率(%)

12.52

18.53

24.03

11.5个百分点

1.27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1311.03

2041.28

2322.57

1.77

8.57

工业增加值(亿元)

——

190.98

312.31

1.63(2000)

7.06

资料来源:根据湖南省2002/2003年统计资料和课题组对我省14个市州28个县市的调查资料整理得到.

 

二是经济结构开始优化。各地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结构调整,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加快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县域经济一、二、三产业结构实现了第一次质的转型,并开始向第二次质的转换迈进。第一次是由1995年的42.431.626调整到2000年的33.436.130.5,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完成了由一、二、三到二、一、三的转换升级;自2000年至今,县域经济开始由二、一、三结构向二、三、一结构迈进,已步入了三、二、一的结构即形成了28.835.335.9的结构比。即使是在产业结构中比重不断下降的第一产业,其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增加值由1999797.57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     亿元,农产品的优质品率提高到   %,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69%提高到   %;培育壮大了一批骨干工业企业,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由1995年的31.6%提高到2003年的   35.3%,县域工业的短腿有所拉长;第三产业中优先发展了交通、通信等基础行业,积极扶持发展了旅游、金融、保险、技术服务等新兴行业,传统的商业、供销、物资、外贸也得到发展,县域经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9年的29.6%提高到2003年的35.9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已逐步形成,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2003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中民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99年的49.1%提升到2003年的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个体私营及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所占份额由1999年的71.2%提高到2003年的    %;小城镇建设初见成效,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中心城镇为主干,小集镇为基础的城镇化新格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得到一定缓解,建制镇由1999年的1023个发展到2003年的   个,市镇人口由1999年的1154.63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    万人,县域经济城镇化水平由19.4%提高到    24.03%

三是经济素质有所提高。包括:(1)按照市场化的取向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我省县域经济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努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自主培育出了一批优势产业,创立了一批名牌精品,一县一品、一县几品的发展格局初见端倪,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2)重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各地把加快发展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上的意识明显增强,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和高市场占有份额的产品脱颖而出。袁隆平杂交稻、正虹饲料、唐人神系列肉制品、旺旺食品、金健米业、江永香柚、南山乳制品、益鑫泰等名优产品享誉全国。(3)财政状况有所改善。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县由1999年的30个增加到2003年的45个,过2亿元的县由2000年的3个增加到2003年的8   个;地方财政总收入由1999年的97.5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04.8亿元。(4)农民生活水平继续得到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的2147.18元增加到2003年的2322.57元;贫困人口由1999年的160万人下降到2003年的  万人。全省县域经济中已有    %的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小康标准,到2003年全省农村小康目标已走完了    %的进程,先后有长沙、浏阳、衡山、邵东等  个县()   个乡镇、    个村达到小康水平。

(二)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特色

根据我省县域所处的地理区位及其经济发展的已有基础,我们发现,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分区特色。

如表2所示,从经济总量来看,长株潭经济区的12个县(市)的GDP不仅明显高于拥有31个县(市)的大湘西经济区的县域GDP,而且也高于拥有17个县(市)的环洞庭湖经济区的县域GDP;县均GDP与人均GDP规模长株潭经济区高居榜首,分别是大湘西经济区的3.132.11,是湘()南经济区的1.861.42,从绝对数来看也分别比环洞庭湖经济区多出18.9亿元与1870.83元。同样,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数看, 环洞庭湖经济区与湘(中)南经济区相差不大,但长株潭经济区几乎是大湘西经济区的2倍。

从产业结构来分析,长株潭经济区的县域产业结构已完成了第二次产业结构的转换,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接近40%,实现了由“二、一、三”向 “二、三、一”的提升。这说明,长株潭经济区的县域经济已步入工业经济发展的轨道;在除长株潭经济区以外的其他三区,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只在30%左右,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均在34%以上。环洞庭湖经济区与大湘西经济区的县域产业结构总体上依然停留在第一次产业结构的转换时期,县域产业均表现出“三、一、二”的结构。这说明,环洞庭湖经济区的县域经济作为我省的主要农区,尚未走出农业经济的范畴;大湘西经济区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比重高达38.4%,这正好说明该区发挥了其旅游资源丰富与地理区位优势的结果;而湘(中)南经济区的县域产业结构接近于完成产业结构的第一次转换,正处在由“一、二、三”向“二、一、三”的结构转换之中,并表现出“三、二、一”的结构特色。

    这说明,2003年湘(中)南经济区的县域充分利用其临近“珠三角”的区位优势及其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旅游资源优势,实施工业与旅游业“两业并举发展”的战略已经取得成效。

从财政收入情况分析,长株潭经济区的县均财政收入分别是大湘西区、湘(中)南区与环洞庭湖经济区县均财政收入的4倍、2.37倍与2.06, 长株潭经济区的人均财政收入分别是大湘西区、湘(中)南区与环洞庭湖经济区人均财政收入的2.29倍、1.69倍与1.81, 长株潭经济区的县均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是大湘西区、湘(中)南区与环洞庭湖经济区县均地方财政收入的3.03倍、1.69倍与1.6倍。

 

22003年我省四大区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长株潭经济区

环洞庭湖经济区

()南经济区

大湘西经济区

()个数()

12

17

29

31

县均面积(平方公里)

2225

2300.1

2026.83

2248

县均人口规模(万人)

75.89

72.09

63.40

49.55

GDP总量(亿元)

县均GDP(亿元)

人均GDP()

688.93

57.41

8090.83

654.58

38.51

6220.00

896.08

30.90

5626.32

550.17

17.75

4020.00

一二三产业结构比

23.51:39.91

:36.58

33.54:32.44

:34.02

30.09:32.45

:37.45

31.8:29.8

:38.4

财政收入总量(亿元)

县均财政收入(亿元)

人均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亿)

县均地方财政收入(亿)

44.86

3.74

493.20

24.75

2.063

30.73

1.82

272.10

23.64

1.3316

45.82

1.58

291.28

35.32

1.2186

28.94

0.93

215.33

21.12

0.6813

农民人均纯收入()

3203.65

2543.76

2450.49

1667.33

城镇化率(%)

24.17

27.66

23.24

22.73

实际利用外资额(万美元)

县均利用外资额(万美元)

10636.84

886.403

13228.33

778.137

27327.55

942.329

4180

139.333(30县市)

 

从实际利用外资来看,受地理、交通与经济区位及其产业梯度转移的影响,湘(中)南经济区县域的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与县均利用外资额均居榜首,分别达27327.55万美元和942.329万美元,远高于其他三区;长株潭经济区县域的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同以前相比有所下降,但县均利用外资额依然较高;环洞庭湖经济区县域的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与县均利用外资额较以前均有较大的增长;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与县均利用外资额最低的依然是大湘西经济区,分别只有4180万美元和139.333万美元,均只有湘(中)南经济区的1/7

从单一指标上看,除在2003年的县均利用外资额指标上湘(中)南经济区超过长株潭经济区外,其余各项指标均落后于长株潭经济区。在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指标上,除长株潭经济区的指标较高外,其余三区指标都很接近。以上分析都是从单一指标的角度进行的,还不能反映四大经济区的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情况。为了能说明其综合实力对比,我们将上述人均数和县均数所反映的情况进行雷达图分析(参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四大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均实力的差异十分显著:最外面的实线多边形面积是长株潭经济区的平均县域经济发展实力,最里头的虚线多边形面积是大湘西经济区的平均县域经济发展实力,中间双线多边形面积和虚实结合线多边形面积分别代表环洞庭湖和湘(中)南经济区的平均县域经济发展实力。从四个多边形面积来看,大湘西经济区的平均县域经济实力只有长株潭经济区的平均县域经济实力的1/7;环洞庭湖和湘(中)南经济区的平均县域经济实力也分别只有长株潭经济区平均县域经济实力的1/2

基于上述分析以及各县市所处的地理区位、地域特点、资源优势,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实际上已经形成了长株潭经济区(含长株潭地区县域)、环洞庭湖经济区(含常德、岳阳、益阳三市县域)、大湘西经济区(含邵阳、怀化、自治州和张家界四市州县域)、湘(中)南经济区(含衡阳、娄底、永州和郴州四市县域)的县域经济发展四大分区。因此,在发展我省县域经济的总体思路上,我们应该也完全有必要基于上述四大经济分区来进行。

此外,各地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初步探索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①以农为主的传统型增长模式。主要集中在环洞庭湖经济区以及大湘西经济区的县域。粮猪和经济作物是其主导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②工商企业较发达的城郊型模式。主要是指临近大中城市的一批县市依托区位优势,借助城市辐射功能,扩大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工商企业。主要集中在长株潭经济区的县域。如长沙县、株洲县、湘潭县等充分运用紧邻城市、信息灵活、交通便利、通讯快捷等区位优势,千方百计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大力发展机械加工、建筑建材、精细化工、食品、轻纺、休闲度假、蔬菜、花卉等。③以骨干加工企业为龙头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指依托资源优势和龙头加工企业带动,按农业产业化要求,发展培育出来的农产品基地县,主要集中在环洞庭湖经济区的县域。如益阳市以“益鑫泰”、“油中王”和银城大米等几个比较大的企业为龙头,带动涵盖全市的苎麻产业化、油菜籽产业化和优质米产业化。④以个体私营经济为支柱的民营经济主体模式。主要集中在大湘西经济区的县域。如邵东县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形成了全国规模的药材市尝木材市场和小五金市场,个体私营经济提供了80%以上的县域财政收入。⑤旅游经济带动模式。即依托旅游资源开发,带动交通运输、饮食业、商业等三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大湘西经济区和湘(中)南经济区的县域。如南岳、永定区、武陵源区等。⑥城镇经济带动模式。即依托县城和中心集镇,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二、三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主要集中在湘(中)南经济区和环洞庭湖经济区的县域。如双峰、临澧、耒阳等县市。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电话:0731-88854324
Copyright ©2018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 | 湘ICP备15014209号-1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