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调研子报告

 文章来源: 原创 作者:本站 时间: 2004-05-29 08:40:20 

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调研子报告

——广东、江西两省县域经济考察报告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

发布时间:2004-05-29

 

200451725日,省政协“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调研组一行9人到广东清远市的清新县、佛山市的南海区、顺德区以及江西新余市的分宜县、宜春市的高安市、樟树市、丰城市等地调研和考察,所到各地得到了有关省、市、县各级政协的大力协助,日程安排十分紧凑。与广东省、江西省政协和省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与所到县(市)党委、政府、政协领导及一些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并实地考察县(市)经济发展情况,调研组收集了相关资料,与有关领导、专家和各地干部就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获得大量有关信息。在此次调研中了解到,广东省在2003年就做过“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方面的调研,并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点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目前,全省上下正在加紧部署和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江西省新一届领导人十分重视县域经济发展,要求各地解放思想,转变思路,加快发展。省政府已将63项权限下放到县,今年拟再下放38项权限,给县域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得到地方普遍赞许。现将调研和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两省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经验

(一)广东省、江西省以及考察县(市)基本情况

广东省基本情况。广东简称“粤”,是中国大陆最南部的省份,毗邻港澳,陆地面积17.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3368公里。广东境内最长的河流——珠江,全长2122公里,是中国的第三大河流。广东常住人口7783万。广东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外文化假道前来,与广东本土文化融合,使广东文化更具活力,更具开放性和创新性。

广东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19782002年,广东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递增13.4%2002年,广东GDP11770亿元(约合1418亿美元),占全国GDP的十分之一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列全国首位。2002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211亿美元,截至2002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约1576亿美元,广东每年实际利用外资均在150亿美元左右,2002年外商直接投资达131亿美元。广东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9.846.623.6转变为2002年的8.850.440.82002年,广东省工业总产值为16039亿元(约合1932亿美元),工业产值增长18.5%,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4.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1%

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面积4.1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4‰,常住人口3714万。19962002GDP年均增长13.3%,2002年达9419亿元(约合1135亿美元)人民币,约占全省的73%;人均GDP34295元人民币(约合4132美元),分别是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和4倍。2002年,三次产业比例为4.949.845.32002年,外贸出口达1126亿美元,约占全省外贸出口额的95%和全国外贸出口额的3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116亿美元,约占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88.6%。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900公里。

江西省基本情况。江西省,简称赣。全省共设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春、上饶、吉安、抚州等11个设区市,99个县(市、区)。江西省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江西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的腹地,古称江西省为“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乃“形胜之区”。全省土地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74%,居华东各省市之首。全省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59.7%,居全国前列。矿产资源丰富,铜、钨、铀、钽、稀土和金、银被誉为江西省的“七朵金花”。江西全省现有人口4139.8万人。粮食、油料、蔬菜、生猪、蜜桔、淡水鱼类等农业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治湖治江治山的“山江湖工程”被联合国专家誉为跨世纪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的范例,养猪、制沼和种果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方式在赣南实施取得良好效益,正逐步向全省推开。江西相继建设了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形成了汽车、机械、电子、化工、冶金、建材、食品、纺织、医药等多门类的工业体系,布局日趋合理,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茁壮成长,主要工业品产量成倍增长,一批工业企业和产品接近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广东省、江西省主要指标数据一览表(2003年)

 

 

总人口()

总面积(万平方公里)

GDP总量(亿元)

财政收入(亿元)

县域人口(万人)

所占比例(%

县域GDP (亿元)

所占比例(%

县域财政收入(亿元)

所占比例(%

广东

7800

17.8

11770

1200

4800

62.7

3360

28

78

6.5

江西

4139

16.69

2800

168

3399

82

1400

50

96.65

57.5

 

 

广东、江西7县(市)经济基本情况一览表(2003年)

 

 

总人

口数

(万人)

土地面积

(平方公里)

GDP

总量

(亿元)

三次产业

比例

财政收入

(亿元)

城市化率

%

人均可

支配收入

(/城元)

广东

清新

69.6

2729

29.67

46:29:25

0.7751

26

3228/

南海

106.63

1073

368.1

5.7:52.2:42.1

28

 

7930/15955

顺德

112.19

806

509.02

 

34.98

 

5798/17731

江西

分宜

30.6

1389

17.1

27.7:46.6:25.7

1.32

26.1

2751/5930

高安

83

2439

31.45

29:36:35

1.80

33.6

/

樟树

54

 

30.8

28:38:34

1.80

26

2710/4600

丰城

126.4

2845

55

30:33:37

2.38

21.2

2705/6200

 

   (二)两省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做法

1、整合优化园区资源,提升园区质量,大力发展工业经济

坚持依托工业园区兴工强县,把加快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作为推进工业化进程的紧迫任务。以此推动产业聚集,培植产业链条,形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广东的“珠三角”地区通过在县(市)、乡(镇)、村各级兴办工业园区,使得县域经济迅速壮大。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南海、顺德两个排名全国百强县前两位的县(区),提出整合优化园区资源,提升园区质量的口号。顺德将原来200多个分散的工业区整合为15个工业园,在此次国家整顿清理开发区过程中,进一步整合为1个工业园,设立一个工业园管委会,南海将市级工业园全部撤消,整合保留3个工业园(一个国家级、两个省级),通过培育优势产业,培植产业链条,打造园区品牌,以此向外整体推介招商,以引进全球500强企业为目标,翼求工业经济更大发展。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的清新县设立了8个工业园区,集中招商引资项目入园。分宜县设立城西工业园,提出今年新增工业产值2.1亿元,新增税收1000万,安排就业3000个。高安市开发出新世纪工业城,先后引进58家企业落户,签约资金16.9亿元。丰城市规划工业园区10平方公里,已入园企业57家,200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57亿元,上缴税收3900万,安排就业7500人。

2、  全民动员,狠抓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企业,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各地都不遗余力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发展民营经济力度,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清新县设立招商局,对招商引资工作实行“一条龙”服务。采取全民招商的策略,落实县、部门领导负责定点项目和完成分配招商引资任务,县委、县政府领导成员各要承担15亿元的引资任务,其他领导和单位也分别下达硬指标。制定了《关于新办企业实行税收共享的暂行办法》、《关于镇级实现工作目标责任制的奖励办法》,对新增项目税收县乡按比例分成,将招商引资主体下移到乡镇,对有功人员进行奖励。制定土地、税收、水电等优惠政策,通过在香港招商、本地招商、以商招商等多渠道招商引资等,2003年招商引资90多亿元,今年提出要突破100亿元。顺德和南海采取综合措施狠抓招商引资的引商、安商工作:实行土地费用分期付款政策;政府牵头设立企业投资风险基金;由财政扶持成立企业技术孵化基地;引导企业建立产业集群和延伸产业链条;成立顺德技术学院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建设和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镇品位等。2003年顺德集约工业区共引进项目383个,南海招商引资163个项目,引资110亿元。江西分宜县建立招商引资领导责任制,县、乡等单位主要领导签订责任状、交纳风险金,把招商引资工作的成效与干部的收入和领导的政绩考核挂钩,对招商引资工作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调度,半年一小结,全年大考核。在招商方式上有领导带头招商、专业小分队招商、定点招商(突出向温州招商)等。2003年新建工业园,已有20家企业入园,项目总投资5.1亿元。

清新县提出“三放”方针,即“放胆、放手、放开”,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思想观念上放胆,在政策扶持和服务上放手,在市场准入上与外资一样享受国民待遇,法律没有禁止的领域都放开,该县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顺德、南海等地早在90年代初就对国有和集体企业实行改制,“国退民进”,如今,公有资本不再涉足竞争性行业。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负担,政府可以腾出时间和资金做应该做的事。分宜对县域国企实行“靠大靠强、嫁接改造”的做法,用存量资产换增量资产,平稳顺利完成了国企的改制。丰城市提出国企“全线撤退”战略,仅用一年时间,采取先重点突破,再全面铺开的做法,国企改革彻底又平稳,同时,给民资企业以国民待遇,以同样的热情扶持民营经济发展。

3、  彰显优势,做强特色,打造品牌,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调研组在与广东省政府的同志交流情况时,他们谈到“珠三角”以产业为纽带,发展专业镇的典型例子。像虎门镇的灯饰、小榄的小五金、开平水口的卫生洁具等,闻名全国,经济学家称为“簇集效应”。南海提出“一镇一品牌”,顺德的主要产业被形象地称为“两家一花”(家电、家具、花卉)。高安市提出打造特色,彰现优势,大力发展传统农业强项“牛花菜棉”,引进龙头企业进行农产品加工,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樟树市将其传统特色产业称为“樟树三宝药酒盐”,中药种植加工、四特酒业、盐矿开采加工业支撑起该市的主体经济。丰城市距南昌仅50公里,他们将自己定位为南昌的卫星城,提出发展城郊型经济,通过城镇扩容提质,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做大做强以县城为中心的城镇经济,起到了“策应南昌城”作用。

4、  整合优化,形成板块,园区结合,大力促进城镇化建设

在调研中我们注意到继我省提出推进“三化”进程之后,广东、江西也相继提出了“三化”战略。工业化是核心,城镇化是载体。“珠三角”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其经济主体由城镇经济发展为城市经济。“珠三角”地区正在大规模撤并村、镇,将经济、人口向中心镇、县城、城镇群集中,顺德、南海进入了城镇化的新阶段,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形成板块经济,他们值得我们借鉴。清新县将原来23个乡镇撤并为9个,高起点规划,引进香港、深圳等地房产商,投入巨资改造扩容县城。高安、樟树、丰城处于以南昌为中心的一个弧形地带,他们提出建设丰樟高经济走廊,城镇化建设相互呼应。三地都是实行“园区结合”的扩展策略,工业园和新城区建设结合起来。高安将新世纪工业城纳入城区范围,城区面积增加10平方公里。丰城提出“一城三区”:作为商贸区的老城区,作为政治、文化区的新城区,作为工业区的丰源工业城格局基本形成,城镇规模迅速扩张,2003年城市人口达27.2万,城市化率21.2%,比上年提高了6.8个百分点。

5、转变职能,精简高效,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调研组感觉到“珠三角”地区各级干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心情比内地干部还要迫切,他们工作的重心也主要放在优化软环境上。2002年顺德市下发《关于进一步优化顺德投资软环境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主要措施有:改革招商引资机制,设立专业招商机构,发展招商中介机构。设立“投资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报建服务中心”,成立“投资协调领导小组”等;整合集中工业园区,降低用地成本;清理税外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创新公共行政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建立商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等;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股份制改造,对一定规模企业由政府给予企业纳税收入的50100%的技术开发专项补贴。对企业引进的高级人才政府直接奖励;提出依法、高效、服务、规范、透明、廉洁行政等等。在南海考察期间,当地政府正在召开“建立效能南海动员大会”,提出要进行政府效能革命。江西省在精简机构、人员,转变职能,进行财政、税收、金融体制改革,对县级放权让利等方面抓得比较扎实,取得明显成效。分宜县将27个县政府部门减为19个,精简人员275个,精简比例21.3%。撤并乡镇4个,撤并行政村55个。全面推行综合财政政策,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成立会计中心,推行政府集中采购。推进教育、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等。丰城市组建行政服务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彻底取消部门“小金库”,从源头上根治“三乱”顽症,开展政务环境评议活动,营造廉洁高效政务环境。市委、市政府提出“花钱买管理,不花钱养闲人”观念,将政府原来包揽的一些社会职能,像政府采购、后勤服务、城管环卫等全面推向市场。他们还高度重视思想教育,每年一个主题,提出树开放形象、树市民形象、树干部形象,统一了认识,凝聚了人心,集中了力量,调动了各方积极性,该市各级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工业园区质量不高

工业园区分布散。“珠三角”地区在工业化起步阶段,走的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路子,在发展中逐步将企业聚集到村镇、市区。在南海、顺德两地,共有400多个工业区,大多分布在村镇上,有的村有几个工业区,这样就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土地资源的浪费、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业污染的泛滥等。

工业园区规模小。在南海和顺德这样面积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400多家工业园区,多数园区面积小,企业规模小,企业数量少,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工业园区发展乱。园区普遍缺少主导产业和产业链条,园区特色不明显,不利于企业做强做优。

工业园区缺少原创文化。企业上了一定规模,就需要战略规划,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工业园区缺乏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原创文化。

不过,南海、顺德的政府领导已经意识到存在的问题,正在对工业园区进行整合、优化、提升,其经验和教训值得后发地区借鉴。我们考察的江西省的几个县(市)工业园区也都存在以上问题。

(二)      招商引资过犹不及

一是全民招商引发的问题。采取行政手段,通过分指标、下任务的办法招商引资,在短期内可能产生一些效果,但是这样的做法根本违背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它扭曲了各级机关的职能,催生了一些违背发展规律的怪现象,导致不择手段、不计成本、不问后果的残酷招商引资行为,这样会反过来进一步恶化招商引资环境。

二是资源招商引发的问题。各地都在挖空心思利用资源招商引资,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态资源等,由于竞争激烈,竞相压价,导致土地圈占浪费严重;由于急于用资源换资金,不管淘汰的技术、落后的工艺、污染严重的企业,一概不加区分地引进来,导致企业赚走的是利润,留下的是污染。

(三)      城镇化缺乏整体规划和布局

一是中心不突出。“珠三角”地区把县、乡、村都建成了城镇,由于村镇规模小,无法发挥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结果导致“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的结果。农业经济时期的乡村区划在现在看来是太小了,必须按照集中发展,突出中心的思路,重新调整区划布局,重点做大县城和中心镇。

二是缺乏区域一体化城镇功能定位。县域经济必须融入区域经济总体布局,才会有更牢固的基础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乡镇之间、县域之间、区域之间是整体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分工明确,功能突出,才能协调发展,有利于发挥整体优势。

(四)      农业产业化层次太低

“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在各地都有实践,有的做得比较大,在当地形成了龙头企业。但是从整体上看,一个是企业规模普遍太小,农民自我积累发展起来的企业占多数,规模企业、大公司投资不多,在调研中看到河南的“双汇”在江西的高安市投资设厂,建起了现代化的肉食加工厂,加工能力可以辐射到湖南一些地方。这是一个好势头。一个是标准化生产存在问题,高安的一个牛肉加工企业,引进的国外加工设备,加工能力比较大,但是,加工的原料主要靠市场上随机收购,与农户签订定单时也没有实行标准化操作,产品品质不能保证,影响它的市场。

(五)      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太多

广东拥有通往世界各大洲的国家和地区的海空航线,拥有铁路主骨架和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拥有技术水平处国内领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以微波、光缆、卫星传输、宽带网络等为主体的通讯网络。2002年底,广东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10634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50公里),发电装机容量达3538万千瓦,电话普及率69.6%,互联网注册用户人数超过1000万。江西近年来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迅速增加,一方面拉动了经济增长;一方面改善了投资环境。但是整体来看,乡村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方面还十分薄弱,能源供应紧张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六)     区域发展不平衡

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大,东西两翼、粤西北地区经济总量少。“珠三角”地区人口占全省的20%多,其GDP占全省的70%多;其他地区人口占全省的70%多,其GDP只占20%多。广东的68个县(市)中,64个县收不敷出,财政收入不到1亿元的有40多个,不到5000万的有14个。江西省发展比较快的县(市)都是与粤、闽、沪靠近的地区或中心城市区,边远地区和靠内地地区发展缓慢。

 

    三、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政策措施

(七)     两省发展县域经济主要经验

    1、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

我国整体上还处于工业化初期水平,各地提出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是这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过程中,县域经济发展工作重心应该由农村转到城镇,由农业转向工业,推进“三化”进程核心在工业化。广东的同志在介绍“珠三角”经验时谈到,“珠三角”地区一条经验就是顺应经济发展趋势,走工业化之路。20世纪80年代中期,承接香港产业内移奠定基础,之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90年代初看准时机,顶住压力推进公有制企业产权改革,激发了企业活力,才有今天的发展势头。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主要在工业化水平低。68个县一产比重高于二产的占58.8%,二产比重平均水平为41%,比全国平均数低11个百分点。

    2、招商引资和培育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

要实现县域经济工业化,实现县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不管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引进外资,激活民资是当前发展县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清新县2003年一年就引进资金90.9亿元,其中广硕鞋业计划投资4000万美元,年产“耐克”鞋1000万双,年出口额1.2亿美元,从业人员将达2.5万人,预期增加该县工业总产值10亿元。2003年该县实现生产总值29.67亿元,比1998年增长148.86%,年均增长20%。到2003年止,该县有非公有制企业308家,固定资产6亿元,完成产值12亿元。个体公商户1.3万家,从业人员2.2万多人。2003年全县新登记注册个体公商户2300家,同比增长23.5%,新增私营企业104家,同比增长22%。按照如此势头发展,该县35年就会有个飞跃发展。

    3、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制定切实可行战略是县域经济发展关键

顺德、南海历史上是南蛮之地,传统农业以蚕、桑为主,为了养家糊口,许多人做起了小商贩,越洋过海远走异国他乡,商品经济意识相对比较强,当条件和机遇相汇,就能够迅速发展起来。顺德同志介绍,起步初期,是以发展工业为主,工业以乡镇企业为主,乡镇企业以规模企业为主,规模企业以引进港、澳资金为主,因为当地有100万港澳及国外华侨。顺德模式也是“珠三角”地区发展的缩影,广东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祖籍广东的港澳同胞约600万人,华侨、华人约为2200万人。现在,当地又提出发挥先发优势,提升产业层次,发展高科技企业,建立企业RD机构,创立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企业和产品。

江西省丰樟高三市立足区位、交通、资源优势,提出“策应南昌城,承接长、珠、闽,建设城郊型经济走廊,做南昌城的后花园”发展思路,即有前瞻性,又切实可行,发展的势头强劲。

    4、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顺德、南海提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配强领导班子;加大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力度;扩大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公益事业;农村土地实行股份化,完善股金分红制度等。传统的“三农”问题在这里得到基本解决。

分宜、丰城等县(市)将村干部的工资纳入县财政预算统一发放,实行村帐乡管,加大土地流转引导力度,使土地向能手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

在中央逐步下调农业税税率的情况下,各地加大精简乡村干部力度,加快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制改革步伐,把政府包揽的一些无力投入的事业部门推向社会,进行市场化运作,效果十分显著。

    5、开拓创新,艰苦创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调研组在分析中看到,“珠三角”发展历程基本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方向。然而当时的环境没有现在这么宽松,作为先行者,当地的干部群众的开拓创新和艰苦创业精神值得钦佩。现在他们的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的势头没有停,我们看到他们又在摸索城市经济、信息化发展的新路。

作为中部发展中省份,江西也像湖南一样要面对许多发展方面的观念、体制上的阻力。江西的领导层提出“观念就是财富”、“思路决定出路”等解放思想口号,在实践中大刀阔斧进行各项体制改革,致力于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江西的干部群众普遍认为现在的发展思路对头了,气也顺了,感觉到有奔头了,这种气氛深深触动了调研组的每一个人。

在江西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他们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勤劳淳朴品德。他们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分宜县提出花最少是钱办最多的事,宁肯政府机关办公条件简陋一点,财政也要挤出钱进行国企改革作安置费用、改造乡村公路、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真正体现了执政为民的民本理念。

(二)两省发展县域经济主要政策措施

1、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2、建立激励型财政政策

3、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

4、实行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干部人事政策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电话:0731-88854324
Copyright ©2018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 | 湘ICP备15014209号-1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